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八大讖語全都靈驗(組圖)
王朝滅亡前民間多出現預言和讖語。(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中國曆代都有一些神祕的讖語,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在社會戰亂、自然災變的前頭傳出世間,以童謠、讖語、民謠或石碑刻字的形式向人間暗示未來的吉凶禍福的徵兆,尤其在朝代末世最多。
事過境遷,回顧中國歷代讖語,人們發現漢朝讖緯之學最星盛。而歷代讖語的展現巧趣又神秘、字表看似淺白暢口,其實內含真意深隱,真相總是另有所指。很多改朝換代的大事發生都一語成讖,難道是有誰洩露了天機嗎?
一、「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的兒子胡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希望江山永保,自家天下可延至千世萬世。然而秦朝曾有這樣的讖言,據《史記》記載:「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巡北邊」,到秦國的北方邊境巡視。當時燕地有一很有名的方士盧生,受始皇之命,入海求仙回來,碰到秦始皇。他向秦始皇帝獻出一冊神祕的圖書,圖書上:「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後,當時的理解是「胡」即指匈奴,於是始皇令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以絕亡秦之患,後修築象徵中國的萬里長城,抵禦了胡人南侵。
秦始皇死後,李斯等人擅改遺詔,擁立秦始皇少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秦二世暴虐無道,導致了秦朝的滅亡,應驗了「亡秦者胡」的預言。秦始皇沒有想到的是胡不是指胡人,而是他的兒子胡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二、有關劉秀的讖言
「劉氏復興,秀為天子,李氏為輔」是一句流傳於東漢初期的讖語,預示著劉秀將成為天子,而李氏家族將輔佐他。這句話在王莽政權崩潰時期廣為流傳,並成為劉秀起兵的重要精神支柱。李通等人利用這句讖語說服劉秀起兵,最終成功延續了漢朝的統治。
漢光武帝——劉秀。(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劉秀雖然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是到他這一代,封地與爵位已經所剩無幾,劉秀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可命運卻把機會留給了這個年輕人。
到了王莽政權不得人心,天下大亂,關於劉秀的神奇讖言開始流行起來。劉縯和劉秀起兵之初,曾受到李通和李軼兄弟的大力扶持。原因就是這對兄弟對當時的一句讖語——「劉氏當興,李氏為輔」深信不疑。
李通的父親名叫李守,是王莽的宗卿師,平時十分喜好天文曆數和預言吉凶的圖讖之學。李守喜歡研究圖讖,他從其中得出「劉氏復興,李氏為輔」這樣的話,於是就把這件事說給李通聽。
後來,李軼與劉秀分道揚鑣,但李通卻一直對劉秀忠心耿耿。因此,李通身前備受信任。劉秀器重李通,但是天下平定之後,李通首先做的就是要避開榮寵,他曾經多次以生病為由請求辭官,劉秀不允,繼續對李通委以重任。
三、「千里草」董卓的讖言
《後漢書.五行志》和《英雄記》記載,一首童謠在漢獻帝元年初(公元189年)在長安流傳開來。童謠說,「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乍一聽難解其意。
「千里草」可以拆解為「董」(草頭+千+里)。「十日卜」可以拆解為「卓」(卜+日+十)。這首童謠是講董卓的。東漢末年,朝廷內外動盪不安,外戚和宦官相互爭鬥,社會矛盾尖銳。董卓作為一位權臣和軍閥,在這一時期迅速崛起並掌握了朝廷大權。他廢黜少帝劉辯,立劉協為漢獻帝,並挾持皇帝以控制朝政。董卓的暴虐統治引起了廣泛的不滿和反抗。
而無論是「千里草」還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不同於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暗示董卓將自下摩上,以臣凌君。「青青」指爆發,暗指董卓暴盛當權,卻又迅速敗亡,落個「不得生」的結局。(按:千里草為董,十日卜為卓;凡別字之體,皆從上起,左右離合,無有從下發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見《後漢書志》第十三〈五行〉一,中華書局1965年版,3285頁))
東漢朝廷外戚和宦官相互廝殺之際,董卓的軍隊入了京,外戚和宦官同歸於盡,董卓控制了朝廷,廢了少帝劉辯,立獻帝並挾持之。他在朝野內外廣佈親信,用上近似天子的服飾及車駕,呼召三臺,尚書以下官員自行繞過朝廷到董卓家中議事,東漢政權也從此名存實亡。不久後,他又把漢少帝和何太后一起殺掉,專斷朝政。
董卓非常跋扈殘暴,官員與他言語間稍有不合即被當場殺死,引起朝野不滿,13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他。最後反被他的養子呂布所殺。
四、東漢末年讖言
東漢末年,奸臣當道,群雄割據,天下大亂。按照當時的五行相生說,漢屬火,火生土,而土為黃色。在古人眼裡,很多事物都是春歸秋盡,夏去冬來,剝極必復,否極必泰的循環之理。
公元184年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他們所用的口號就是張角提出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蒼天」指漢王朝,漢代官員軍隊的衣服以蒼青色為主,為了符合「黃天」,起義軍都戴黃頭巾,所以叫「黃巾起義」。這句讖言確實準確預言了東漢的滅亡結局,但最後當權的卻不是太平道。
五、「代漢者,當塗高」
漢家之後有過這樣的讖言。在《春秋讖》有過讖言:「漢家九百二十歲後,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塗高也。」代漢者,當塗高也是歷史上很有爭議,也流傳很廣的一句讖語。
兩漢時代,漢武帝就感嘆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當然目前認為契合度完成度最高的還是許芝那句「當塗高者,魏也;像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這讓曹丕心花怒放。後來確實也是大魏結束了東漢的統治。
六、趙匡胤「點檢為天子」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
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上,沿途敵軍已經望風而逃,許多契丹控制下的城池已經被收復,但柴榮卻在此時病倒。
據說病中的柴榮在翻看文件時,曾經莫名其妙地得到一個錦囊,裡面裝著塊木條,上面寫著「點檢為天子」幾字。於是為了防範於未然,他罷免了當時的點檢張永德,而讓自己最信任的趙匡胤當了點檢,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個趙匡胤奪走了他的江山。
七、石人睜開一隻眼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欒城人韓山童因祖父燒香信佛,傳播白蓮教,被謫徙永年。
1351年朝廷強徵15萬民夫修治黃河決口。民工挖河時,發現有一獨眼石人。是時,流傳於民間的謠諺:「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得以應驗。大家都認為石人睜開一隻眼了,黃河流域將發生大規模的反抗行動,人心激動,
五月韓山童、劉福通在永年白鹿莊聚眾三千人,殺白馬、黑牛立盟起義,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擁韓山童為明王。不幸事洩,山童被害。劉福通突圍,繼續領導農民運動,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扶持為「小明王」,建立了短暫的政權,國號宋。儘管韓林兒是個傀儡皇帝,但他作為紅巾軍的象徵,在元末明初的動盪時期起到一定影響。
八、「不用掐,不用算,宣統兩年半」
清朝滅亡之前有一個盛傳的童謠「不用掐,不用算,宣統兩年半」,這首童謠準確預言了宣統皇帝溥儀在位時間不過兩年半。
12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908年黃曆10月迎來了溥儀的登基大典,當日旌旗蔽日,鼓樂齊鳴,末代小皇帝被抱上了龍椅,接受著文武百官的膜拜。整個過程雖莊嚴隆重,但也繁冗複雜,3歲的溥儀哪能受得了這種名場面,不停的哭鬧:「我不挨這,我要回家」,攝政王載灃只好親自上陣,單膝跪在金碧輝煌的寶座前,扶著自己兒子,不讓他亂動,重複的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快完了!」原本莊嚴的皇帝登基大典,卻在皇帝的哭喊聲中慌亂結束。
載灃沒有預料到的是,他在情急下說的一句話,卻讓文武百官紛紛議論,大家都在討論:宣統帝怎麼能說回家?攝政王又怎麼可以說“快完了”呢?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話傳到百姓口中更是直接變成:「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二年半。」
「快完了」真是一語成讖,三年不到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退位,大清王朝徹底覆滅。真是應了「宣統不過兩年半」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