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授受不親」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圖)


古代女子把貞節看得比性命都重要。(圖片來源:志清/看中國)

古代社會,女子把貞節看得比性命都重要,從「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俗語中可見一斑。古代交際禮俗自始至終都被人重視,男女之間的交際尤其如此。古人把男女關係看得非常嚴肅,有一句話就廣為人知:「男女授受不親」。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這一語被多次引用,如《紅樓夢》、《千金記》、《三俠五義》等。

「男女授受不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孟子‧離婁上》。這句話的意思是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以免肌膚接觸,反映了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對男女交往的禮教規範。儒家經典禮教興起後,非血親或夫妻的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後來被引申為指異性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孟子‧離婁上》中,在孟子在與齊國政卿大夫淳于髡的對話中,明確指出男女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是禮教的基本要求。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男女授受不親」六個字,指的是男女之間,不可以直接有身體接觸,甚至坐近點都不行。同樣,《禮記》中也寫道:「男女不雜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櫛,不親授。」

《孟子‧離婁上》該書記載,齊國政卿大夫淳于髡,以博學多才、善於辯論著稱,口才相當了得,與其同一時代的孟子,身為儒家代表人物,知識也非常淵博。有一天,淳于髡與孟子聊天,探討的正是禮教方面的問題。淳于髡說:「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兩個字:「禮也」。

接下來,淳于髡提出質疑,並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嫂子因掉入水裡而溺水,此時恰巧被小叔子看到,是否應該伸出援手,把溺水的嫂子救出來呢?(「嫂溺,則援之以手乎?」)不得不說,此問題很刁鑽,既然孟子贊同「男女授受不親」,若小叔子想救嫂子,一定會伸手拉她,這樣必然造成身體直接接觸。

假如不救的話,嫂子會溺水而亡,小叔子肯定會人指責,說他見死不救,不符合儒家提倡的仁義。孟子被稱為亞聖,智商與情商都很高,面對看似沒有完美答案的問題,他對淳于髡說道:「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意思是說,做事要學會變通,生命高於一切,凡事都要以人為本,不能死腦筋。

多數人都聽過古代「男女授受不親」之禮教,卻很少有人知道後面一句「援之以手者,權也」,其實這句才是精華。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孟子在解釋這一禮教時指出,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教的一部分,但在特殊情況下,如救人時,可以變通。他認為,若嫂子溺水而不伸手相救,就是豺狼行為,這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人道主義精神。也符合儒家對人的修為的要求:君子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蕩蕩做事,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以人為本,他認為生命高於禮教。在面對嫂嫂溺水的情況時,援手相救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這種人道主義精神超越了禮教的束縛,體現了孟子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