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樣的人 天下沒有人能跟他爭?(圖)
騎在馬上者為戰國時代趙國的奠基者趙襄子。(圖片來源:公共領域/維基百科)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淮南子》之《道應》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道應》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大意]老子說:「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原文】老子曰:「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
[大意]老子說:「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
本文是二則關於趙襄子的故事。趙襄子,嬴姓,趙氏,名無恤(亦作「毋恤」),左傳也作趙孟。春秋末葉晉國卿,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的趙國的奠基人。謚號為「襄子」,故史稱「趙襄子」。《史記》中所引趙襄子的紀年,在位為33年(前457至前425年)。
(一)趙襄子收復中牟城
趙簡子死後還沒落葬,中牟的守將就叛變投靠齊國了。趙襄子將父親簡子下葬料理停當後,第五天發兵征伐中牟城,但包圍還沒完全合攏,中牟城的城牆突然自行倒塌十來丈,趙襄子下令鳴金收兵。軍吏們勸諫說:「君王親率兵馬征討中牟守將的罪行,城牆自行倒塌,這說明老天爺幫助我們去討伐這些天理難容的罪人,為什麼我們要撤退呢?」
趙襄子解釋道:「我聽叔向說過:『君子不該在自己有利的形勢下去欺凌別人,君子也不該在別人處險境時去逼迫他。』所以讓他們將城牆修好後我們再開戰進攻吧!」中牟城內的守將聽到趙襄子這番如此仁義的話後,便請求投降。所以老子說,「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二)趙襄子深謀遠慮
趙襄子派兵攻打翟國獲勝,奪取了尤人和終人兩座城鎮,使者前來報告趙襄子,趙襄子正準備吃飯,聽後露出憂慮的神色。他身邊的人看到後就說:「一個早上就攻下兩座城鎮,這是人們所高興的事。現在您反而顯得憂愁,這是為什麼呢?」趙襄子回答說:「長江黃河發大水,也不過三天就退下去了;狂風暴雨,太陽當頭照,也都是片刻的現象。現在我們趙氏的德行沒有積累多少,而這麼輕鬆奪取兩座城鎮,衰敗也大概會接踵而來了吧?」孔子知道此事後說:「趙氏將要昌盛了。」
取得勝利後反而憂慮、反思,這恰恰說明會進一步取勝和昌盛;而為了一點勝利就沾沾自喜則說明非但不會進一步取勝,還會導致失敗。取得勝利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保持勝利。賢明的君主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能保持勝利,並將所締造的勝利果實傳給後代。而歷史上的齊、楚、吳、趙四國都曾戰勝過諸侯,稱霸過天下,但最終都走向衰亡,這是因為四國君主都不懂如何保持勝利果實的道理。
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保持勝利果實。孔子的力氣大得能拉開城門的門栓,但他卻不願意以力大而著稱。墨子善於守禦攻城,這種技術連公輸般都不得不佩服,但是墨子就是不願意以善於用兵而出名。所以,善於保持勝利的人,儘管處於強勢,但卻表現出柔弱,以防止物壯則衰。所以老子說,「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