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乾道」相對應的人間國度「咸陽城」(圖)


古代的都城布局與日月星辰有著密切地聯繫。(圖片來源:公用领域 pixabay)

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有天人合一、法天象地的信仰,所以古代的都城布局與日月星辰有著密切地聯繫。這種模擬天體建築的觀念,應是希望人間秩序與「乾道」能相互調和。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受命營建新都咸陽城,建地選在九嵕山以南、渭水以北的地方,按照陰陽理論來看,山南水北屬陽(山水俱陽),故命名為「咸陽」。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參照天體星象方位對首都咸陽進行全面改造,在渭水南、北兩岸擴建舊宮,營建新殿,布局成一個與「乾道」相呼應的人間國度。

首先,秦始皇擴建渭河北岸的咸陽宮,使其對應天上的紫微垣。紫微垣位居北天的中央位置,故稱中宮或紫宮,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渭河自西向東貫穿咸陽,與天上的銀河(天漢)相輝映,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星)則分隔在銀河的兩側。秦王擴建一座橫跨渭河南、北的渭橋(橫橋),將其對應天上橫跨銀河的閣道六星,這樣就形成了「渭水貫都,以像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的宏偉局面。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隔年(前220年),便在渭河南岸營建信宮,後更名為極廟,象徵天極星。天極星就是北極星,居紫微垣內,是眾星所拱的星星,就像地上互相依附的君臣關係。到了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王認為咸陽人口眾多,先王的宮殿狹小,於是計畫在上林苑營建一座規模前所未有的阿房宮,作為新的政治中心。

《史記正義》寫道:「營室七星,天子之宮,亦為玄宮,亦為清廟,主上公,亦天子離宮別館也。」將阿房宮對應天上的營室星,並在空中架設復道(樓隔間相連通行的道路),自阿房宮跨越渭水與北岸的咸陽宮相連,就好比天上的閣道六星橫跨銀河將紫宮與營室連接起來的法象。

學者回推2200年以前的星象發現,每年夏曆十月黃昏時分,西安市天空的星宿方位與咸陽宮及其周圍宮廟坐落的位置是相吻合的。紫微垣對應咸陽宮;銀河對應渭水;營室星對應阿房宮;閣道星對應橫橋、復道,不僅如此,其他的宮廟臺苑均有其對應的星象,如此天上地下便融合在一起了。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