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李強在世界經濟論壇會上(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9日訊】中國經濟持續不振,並且面臨多重挑戰之際,總理李強在遼寧大連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政府正借鑒中醫的固本培元理念,改善經濟,但他同時強調,要「調理」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這番言論不僅官媒未見引述,而且疑似遭全網下架。在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李強的言論為何引起爭議,有不同解讀。
中國總理李強6月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會上致辭,並就中國如何平衡短期的刺激需求,以及債務高企、消費不振等長期挑戰提出見解。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李強說,最根本是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治標與治本的關係。他以中醫的固本培元為鑒,認為經過疫情的衝擊,目前中國經濟就像一個人大病初癒,「按照中醫理論,這個時候是不能下猛藥的,應該精準調理,慢慢調理,使它的基礎逐步得到恢復」。
新華社對「不能下猛藥」隻字不提
不過,新華社等中國官媒在報導李強這一段講話時只引述了「固本培元」的說法,更關鍵的「不能下猛藥」卻隻字不提。雖然專業平臺「格隆匯」一度跟隨外媒,以《李強:中國經濟當前不能下猛藥》為題發出報導,但很快被刪除。
臺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對於李強口中的「猛藥」有這樣的解讀。
孫國祥說:「‘猛藥’指的就是大規模的財政刺激,還有就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內容的話,可能會有大規模的政府支出、降低利息、降准等措施。這些猛藥代表的是,在短期內對經濟產生快速刺激的效用,當然,也可能有一些負面的效果,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的上升或者債務增加的風險。」
中共中央政治局本週決定,下月15至18日召開第二十屆三中全會,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外界憧憬中共會推出新招提振經濟。在學者孫國祥看來,李強的言論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顯得不合時宜,尤其是市場信心不足正阻礙中國經濟復甦。
孫國祥說:「因為三中全會基本上就是要進行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認為他有能力走到‘深水區’,但是走到深水區非常關鍵的是,它的經濟體制本身是好的。當李強說出‘現在不能下猛藥’,其實會讓別人神經錯亂。它彰顯出來,中國經濟真地很不好,而且他這樣表態就會削弱市場對政府預期的救市政策,不管是房市、股市,完全沒有信心。」
李強與習近平唱反調?
孫國祥相信,李強的說法和習近平的經濟部署不存在矛盾,不容於官媒主要是「包裝」出問題。
孫國強說:「傳統上,中國經濟政策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穩健的貨幣政策、怎樣優化投資,各部門分類解決,暗示的是,中國可以解決任何經濟問題。李強說‘不能下猛藥’在中國國內不斷發酵的話,就會變成中國經濟政策全面失靈,就是說它下重手也不行,下輕手也不行這種困境。其實李強講的話是符合習近平、黨中央的意思,但是,它必須要作出其他的包裝。」
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不僅沒有出現持續強勁的經濟復甦,反而遭遇了出口下滑、房地產不景氣、青年失業率飆升和消費支出乏力等多重挑戰。有評論更認為,中國過去的發展模式連同高速增長已難以為繼。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李強的言論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
謝田說:「上層對中國經濟可能陷入了一種絕望。病入膏肓之際中共才講固本培元。癌症的時候若打開腹腔發現裡面全是癌細胞,(醫生)就乾脆把它合上,也不做手術,只進行保守治療,能活多久算多久。最關鍵的問題是,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共不可能把累積的財富還富於民,或者真正把財富轉移給百姓。民眾現在債務纍纍也無法去消費,無法去投資。如果不(把李強言論)刪掉的話,人們就意識到了,李強的絕望是有根據的,上層也認為不行了。刪掉的話,至少可以繼續粉飾太平。」
謝田說,外界不宜對下月召開的三中全會抱太大期望。他說:「因為它沒有什麼真正合適的靈丹妙藥可以推出來,所以一再推遲,推到現在會要開了,我們可以期待一定發生的是,一個是徵稅、增加稅收,但稅收只能幫助政府度過難關,化解政府赤字問題,但它不會真正提高經濟。它會繼續強力的‘割韭菜’。」
在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持續下,北京一直透過各式政策加強吸引更多外資,藉此重振經濟,不過,中國經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不少機構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減人力以減少成本開支。據路透社報導,從今年年初開始,包含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越來越多的西方企業削減在中國的重點職務,或是擱置擴張計畫。
評論:美日公民遇襲打擊外資信心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和日本多名公民本月先後在吉林和蘇州遇襲,進一步打擊外資投資中國的信心。
黃大衛說:「科技、訂單、學術交流是一體化的。目前在蘇州的日資或涉日企業多達800多家。日本人遇襲事件將導致日本企業減少到中國出差,或者減少派駐中國人員的數量,甚至暫停在中國的投資項目。目前在中國的外資以美國和日本名列前茅,若兩國企業都減少在中國的投資,影響是立竿見影的。」
2020年,中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談到,「有六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幣」,引發社會關注談論。這番話事後疑似遭到中國全網屏蔽。臺灣學者孫國祥表示,從官媒謹慎處理李強的「不能下猛藥」論,足以印證中共的集體決策已經成為歷史。
孫國祥說:「其實從李強開始,整個(中共)中央政治局不管是蔡奇還是王滬寧,雖然是所謂的政治局常委,其實都是習近平的秘書。換言之,照理說是應該集體決策的,但是我們都知道,中共現在早就不是集體決策,其實全部都是習近平說了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