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灣經濟部長率企業代表訪美 盼深化雙邊投資經貿

 2024-06-24 15: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4年6月24日訊】率領一個100多人代表團到美國參加投資峰會的臺灣經濟部長郭智輝在華盛頓表示,此行將與美國重要企業等組織交流,並傳達臺灣新政府的施政理念,希望借由加強雙邊投資交流深化臺灣和美國的經貿關係。

2024年「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 6月23日至2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近郊的馬里蘭州國家港(National Harbor)登場。這場年度活動的目的是吸引各國企業赴美投資,促進對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今年投資峰會涉及90種產業的國際市場,創下歷史新高記錄。臺灣代表團約120多人,為規模最大的組團。根據臺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的新聞稿,此次參加峰會的臺灣代表團廠商涵蓋半導體、化工、電子資通訊、生技、機械、航太及金融服務等產業。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 )星期天(6月23日)依照慣例為臺灣代表團在位於華盛頓市中心臨近白宮的威拉德洲際酒店(Willard InterContinental Hotel)舉行盛大歡迎酒會。

「美國是臺灣重要的經貿夥伴,」臺灣經濟部長郭智輝在酒會上致辭時說,「因此這也是我接任經濟部長一個月以後就代表臺灣來參加SelectUSA(選擇美國投資峰會)。」

郭智輝是賴清德政府5月20日就職上臺後的經濟內閣首長。他在出任經濟部長前擔任臺灣科技企業崇越集團董事長。崇越集團旗下崇越科技公司為臺灣半導體材料最大供應商,也是台積電重要供應商。

郭智輝在酒會前向媒體表示,此行率團到美國除了參加投資峰會外,還希望和美國廠商及公協會多交流。

「我能夠將臺灣新政府的政策在這邊和大家做介紹,希望能夠深化臺灣和美國的經貿交流,」郭智輝說。

近年來隨著美中在各領域的競爭不斷加劇,也鑒於北京對臺灣政治、軍事和經濟壓力與日俱增,臺灣的對外經貿投資的戰略布局也在疫情結束後逐漸發生變化。

據臺灣官方數據顯示,美國在今年終於取代中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以及台商投資的首選之地。據臺灣經濟部數字,臺灣今年第一季度出口美國的商品價值為246億美元,而出口中國的商品價值為224億美元。這是自從2016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美國首次超越中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

臺灣駐美代表俞大㵢在酒會上強調了臺灣和美國緊密的投資合作關係。「僅去年一年,美國在臺灣的投資就增加了近134%,但作為臺灣人,我們不甘落後,因此我們在美國的投資激增了790%,相當驚人,」俞大㵢說,現場也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他接著表示,「事實上,臺灣對外投資的41%直接投向美國,使美國成為我們最大的投資目的地,這凸顯了我們互惠互利夥伴關係的實力。」

美聯社在上個月發表的一篇報導中指出,臺灣投資和出口在美中之間的此消彼長中反映出在美中競爭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臺灣正竭力降低對中國的經貿依賴,以便使自己免遭北京出於政治考量的經貿壓力;臺灣同時正有效強化其與美國這個對臺最堅定支持者之間的經貿關係。

美聯社的報導認為,臺灣經貿疏中親美趨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在新冠疫情結束後的經濟復甦和成長乏力,而新冠疫情干擾和破壞全球供應鏈之後,全球企業正在推動供應鏈的多元化。

根據臺灣經濟部的統計,台商去年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同比暴跌40%,至30億美元。這也是20多年來的新低。與此同時,臺灣去年對美國的投資卻暴增九倍,達到96億美元。

出席星期天歡迎酒會的美方人士包括美國商務部次長馬麗莎·拉戈(Marisa Lago)、負責籌劃與邀請企業來美參加峰會的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美國在臺協會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以及來自全美36個州和屬地的代表。

拉戈說,臺灣不僅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同時也是美國增長速度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之一。

「我們深信,這種持久的商業關係會為我們雙方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利益,因此,我們很高興能將這種堅若磐石的關係進一步深化,」她說。

此次出席「選擇美國投資峰會」的臺灣廠商包含19家新創團隊,他們將挑戰「選擇美國技術項目」(SelectUSA Tech Program)在健康技術、軟體與資通信、清潔技術和開放技術等四大產業領域的獎項。

據2024「選擇美國投資峰會」官方公布名單,共有全球80家新創公司入圍決賽,其中有九家來自臺灣,數量居首,比排名第二的以色列新創企業多出三家。

拉戈表示,美國十分重視新創企業的投資發展,並稱「新創公司正在推動我們未來經濟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方面的創新」。

即將在今年夏天結束任期的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連續三年參加活動。她也在酒會上表示,「臺灣初創企業界正在向這裡輸送一批充滿活力的公司,在這一端競爭。」

美臺去年簽署了具有自由貿易協定性質的《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協議》,而目前正在談判下一階段的協議。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還在醞釀一項法案,目標希望解決對在美國進行投資的臺灣企業和工人進行雙重課稅。

郭智輝在會上提到,希望這項名為《美國-臺灣快速減免雙重課稅法》(U.S.-Taiwan Expedited Double Tax Relief Act)的法案能盡速通過。

「很多中小型企業在推動海外布局的時候,對成本以及租稅負擔較為敏感,這就是我們推動臺美簽署避免雙重課稅法案的原因,也希望避免雙重課稅法案盡快完成立法,」郭智輝說。

美國國會眾議院今年1月底將這項法案包裹在一項大型稅收法案中獲得表決通過。不過,該法案的參議院版本在去年通過金融委員會審議後便停滯不前,目前尚不清楚參議院方面何時將就這項法案進行表決。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