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央行左右為難 人民幣匯率接連跌破重要關口(圖)

 2024-06-21 19: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人民幣匯率仍然跌跌不休
人民幣匯率仍然跌跌不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6月21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跌至7.2923,逼近7.3關口。人民幣匯率仍然跌跌不休,在31種主要貨幣排名中墊底,中國央行默許、中國經濟基本面孱弱是人民幣不堅挺的主因。

人民幣兌美元的率接連跌破重要關口

受中國金融市場資金流出和中國央行逐步允許人民幣貶值的猜測的影響,中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在星期五跌至七個月來的新低。今年迄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下跌2.2%。

港臺時間6月21日,截至當天10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破7.26,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跌至7.2923,逼近7.3關口。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6月2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192,調貶33個基點。中間價出爐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走低,6月20日盤中最低跌至7.2874,創下2023年11月中旬以來的新低,隨後收復部分失地。在岸市場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6月20日開盤報7.2580,隨後跌破7.26關口,為2023年11月中旬以來新低。

6月21日,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略微調高至1美元兌換7.1196人民幣,比路透社的預估高出1502個基點。

馬來亞銀行(Maybank)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央行似乎不希望這麼快將中間價固定在7.12以上。這向市場發出了一個信號,即他們仍希望對人民幣進行強而有力的控制,並希望防止人民幣受到投機壓力。」

美元隔夜走強,本星期走勢轉為上漲,此前歐洲的政策決定將焦點集中在美聯儲對於降息的謹慎態度上,與其他央行更為鴿派的立場形成了對比。

在這種貨幣政策分歧的背景下,人民幣兌其他貨幣的收益率相對較低,這給人民幣帶來了壓力。北京當局繼續強調,他們傾向於寬鬆政策以支持整體經濟,並使其實現今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5%的目標。

自2023年初以來,由於中國經濟在長期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弱的壓力下蹣跚前行,導致人民幣一直處於守勢。收益率下降導致資本流出,外國投資者避開其疲軟的股市,致使形勢更加惡化。

外國投資組合流動已經轉向。6月,約有330億元人民幣流出中國大陸,結束了四個月的資金淨流入。今年截至目前,從中國大陸流向香港的南向資金也已達1290億元人民幣。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王菊(Ju Wang,音譯)表示,持續的南向資金流動和季節性股息流動導致離岸人民幣賣壓增加,並推動了對港幣的購買。

高盛(Goldman Sach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總體而言,我們預期廣泛的利率差距和央行的鴿派政策將繼續支撐美元兌人民幣的上行壓力,但我們也提醒要警惕短期人民幣空頭倉位週期性平倉的風險。

人民幣在31種主要貨幣排名中墊底

據彭博社報導,人民幣匯率在4月曆經美元走強和大額買匯壓力抑制後,5月表現更差。人民幣幾乎跑輸所有主要貨幣,凸顯美元回調並未對人民幣帶來喘息空間。

報導指出,5月美元指數從高位回落約1.4%,許多亞洲貨幣呈現1%以上的漲幅,然而離岸人民幣仍走貶,在亞洲貨幣中幾乎墊底。在彭博追蹤的31種主要貨幣種排名倒數第2。截至5月29日,彭博模擬的CFETS籃子指數當月下跌約1.3%,月跌幅創近一年最大,也顯示出人民幣在主要貨幣中偏弱。

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是一個綜合反映人民幣匯率水平的指數,這個概念有些類似於人們熟知的美元指數。具體來說,這個指數參考CFETS貨幣籃子,包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的各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權重採用考慮轉口貿易因素的貿易權重法計算而得。樣本貨幣取價是當日人民幣外匯匯率中間價和交易參考價。

報導直言,在5月,美元指數出現今年以來首次月度回落,中國國內買匯力道並沒有減輕,顯示出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可能主要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這也意味著即便後續美元大幅回檔,也不一定能顯著提振人民幣。鑒於投資人對中國房地產行業復甦仍存疑,且隨著北京與歐美貿易摩擦加深,人民幣全面跑輸的局面可能會持續。

馬來亞銀行資深外匯策略師Fiona Lim表示,人民幣本月以來表現落後,考慮到中國國內經濟成長前景脆弱,且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貿易局勢緊張,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繼續跑輸日圓以外的其它亞幣。

Fiona Lim說,人民幣疲軟和資本外流似乎是一個惡性循環,這只能通過美元和利率環境更溫和,或者中國國內經濟信心復甦才能扭轉。

中國經濟的「三重壓力」 人民幣也有壓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去年11月22日撰文認為,2022年3月美聯儲加息後人民幣開啟了貶值週期,其中,2023年5月是一個分水嶺。之前人民幣僅僅是兌美元匯率的下跌,主要是美元指數的走強和中美利差擴大所致,由外部因素主導;之後是人民幣兌美元和兌一籃子貨幣匯率同時貶值,人民幣匯率全面走弱,主要在於資本外流的壓力疊加了中國經濟的「三重壓力」。

此前在2021年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三重壓力」: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

面對中國經濟不景氣和國際形勢的動盪,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4月中旬曾表示,中國央行、外匯局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和決心是不會變的。

不過,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壓力正在持續加大。

瑞銀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副研究員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5月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文,題目是《人民幣貶值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他認為,人民幣完全沒有必要貶值,但這一趨勢又似乎無可避免。

馬格努斯認為,中國利率下降的趨勢相當明顯,這反映在通貨膨脹以及經濟疲軟,而這些就足以讓人民幣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過去幾週,中國央行比以前更緊密地把人民幣綁定美元,但這種固定或掛鉤匯率需要相應的貨幣政策支持,不鼓勵資本外移。而儘管北京當局對此進行了控制,資本仍在持續外流。出於所有這些原因,馬格努斯認為,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人民幣將繼續貶值,並且可能產生深遠的經濟和政治後果。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