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出世的修煉與入世的生活(組圖)

 2024-06-14 19: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世界上人各有志。有人追求的是塵世的浮華,也有人追求的是出世的清淨。
世界上人各有志。有人追求的是塵世的浮華,也有人追求的是出世的清淨。(圖片來源:Pexels)

公元前335年,21歲的亞歷山大大帝統一了希臘全境。他來到了雅典,這是他的老師亞里斯多德曾經居住的地方。這裡有巍峨的雅典衛城,雄偉壯觀的帕特農神廟,也出現了像蘇格拉底畢達哥拉斯這樣的先知和智者,是亞歷山大一直心嚮往之的地方。

亞歷山大面目英俊,氣宇軒昂,看到他的人都會向他鞠躬致敬。

這一天亞歷山大走在雅典的街上,看到一個穿著破爛衣衫的人正背靠著一個大木桶坐著,一隻胳膊支在地上。他鬚髮皆白,滿面塵土,就像是一個乞丐。亞歷山大走到他的面前,他仍然坐著,無動於衷。亞歷山大禮貌地問道:「請問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嗎?」這位像乞丐的人舉起右手,做出一個似乎要將亞歷山大推開的手勢說:「能。請站開一點,你抵擋了我的陽光。」

周圍的人都譏笑這個卑微而無知的乞丐,難道他不知道面前站著的是一個戰神一般的人,是一個註定要率領軍隊橫掃歐亞、征服波斯、一直打到海天盡頭的亞歷山大大帝嗎?但亞歷山大卻沉默了。他轉過身,沉吟了片刻說:「假如我不是亞歷山大,我一定做狄奧根尼。」

狄奧根尼就是這個乞丐的名字。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古希臘犬儒學派的創始人。他背靠的大木桶,就是他每天居住的地方。之所以他的學派被稱為「犬儒主義」,是因為他倡導「像狗一樣地活著」。這個倡導已經被當代的人誤解了,很多自稱犬儒的知識分子,其實是像「舔狗」一樣地活著。

亞歷山大的話既簡單又深刻,那就是「如果我不能征服世界,那麼我就像狄奧根尼一樣,也不讓別人征服我。」

狄奧根尼的心態,用孟子的話很容易解釋,那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能夠摒棄一切慾望,豪宅美食、鮮衣怒馬、萬眾歡呼、赫赫威名,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當人迷失在物慾之中時,就迷失了人自身的本性。狄奧根尼的哲學從這一點上看,有點類似老子的絕聖棄智、見素抱樸、少思寡慾。這時人才能返本歸真。

在道家或者狄奧根尼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真實地活著,都被慾望所包裹。狄奧根尼曾提著燈籠在城裡遊走,說:「我在找一個真正誠實的人。」別人笑他瘋癲,他在嘲笑別人的虛偽。

表現伊蘇斯戰役的亞歷山大馬賽克局部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表現伊蘇斯戰役的亞歷山大馬賽克局部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講這個故事,乃是為了說明,這個世界上人各有志。有人追求的是塵世的浮華,也有人追求的是出世的清淨。在佛教中有很多大德高僧都是王子、宰相,像釋迦牟尼成佛前,就是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禪宗祖師達摩則是印度香至國的王子,安世高是安息(古波斯)國的太子,大譯經師鳩摩羅什是龜茲國相國的兒子,這些人都放棄了榮華富貴,去尋求清淨寂滅的解脫。

亞歷山大是聰明的,他雖然不能摒棄世間的功業和威名,但他能夠理解狄奧根尼的境界。但現在絕大多數的人,卻連亞歷山大大帝的境界也達不到。他們也不理解「志在青雲」的許由,為什麼聽說堯要禪位給他以後,馬上跑到河邊洗耳朵。

其實,真正的修煉人所追求的並非人間的富貴,而是彼岸的智慧和永恆的幸福。因此,無論使用任何殺戮和酷刑、任何名利色慾的誘惑,都是無法打垮這些修煉人的。因為那樣的手段都是世俗的,而真正修煉人的境界是超越世俗。

(文章經過刪減)

責任編輯: 初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