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護腎須知 醫師提醒吃太鹹的身體警訊(圖)

 2024-06-07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飲食
鹽分攝取過多除了造成腎臟傷害的風險外,洪永祥醫師表示吃太鹹還會導致許多疾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享受完餐點後是否出現頭腦昏沉想睡覺,或者是食物不是很鹹,有些還酸酸甜甜的,但吃完之後卻感到渴口,甚至是拼命跑廁所?當心你可能踩到「高鈉」地雷,導致身體進入高滲透壓高血鈉狀態。臺灣洪永祥醫師在其粉專分享了吃太鹹的危害,同時教導如何用簡單又快速的方法,辨識是否吃太鹹。

吃太鹹造成的身體變化

洪永祥醫師指出,長期吃太鹹不僅會導致高血壓、中風和心臟病,更是造成臺灣慢性腎衰竭洗腎的第二大因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臨床上很多痛風、腎結石、骨質疏鬆、胃癌,甚至糖尿病失智,都與高血鈉息息相關。

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吃起來鹹鹹的才是高鈉食物,不過有些食物吃起來不鹹,但是鈉含量卻超高,洪永祥醫師分享如果吃完東西後出現以下3種症狀,那可能就是鹽分吃太多的警訊:

1、眼皮浮腫、襪子鞋子變緊

鈉離子會吸水,導致身體出現局部浮腫,像是泡泡眼、常穿的襪子鞋子突然變緊了,或是明明人沒變胖,但戒指、手錶怎麼變緊了,這些都是鹽分吃太多的外表反應。

2、拚命喝水跑廁所

吃太鹹會導致高血鈉和身體滲透壓不斷上升,身體自然要想辦法把血鈉排出身體,此時大腦會發出口渴的訊號,開始想喝更多的水,腎臟也必須更努力工作以排出過多的鈉。高血鈉時就會不斷的喝水跑廁所,白天一天小便8次以上,夜尿超過2次以上都是頻尿。

3、頭痛疲勞腦霧煩躁不安與失眠

根據臨床研究,每天攝取食鹽3500mg的成人,比只攝取1500mg的人,出現頭痛的機率會高出1/3,而高血壓又與頭痛有高度相關,因此高鈉攝取者,即使沒有高血壓的症狀,也比較容易出現頭痛疲勞的問題。另外高血鈉會讓身體容易處於脫水的狀態,而當身體處於脫水狀態時,思考能力就會減弱,頭腦呈現腦霧的現象,甚至造成失眠。

吃太鹹導致身體出現慢性病

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但若貪圖身體享受,容易導致最終的敗亡。洪永祥醫師提醒,長期喜歡吃重鹹的人,多年下來身體容易出現問題,而且臺灣洗腎原因往往跟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炎與痛風相關,很不幸的是長期吃太鹹會提高以上慢性病的發生機率或造成疾病惡化。

1、吃太鹹導致糖尿病腎病變

根據研究指出,長期吃太鹹的食物,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40%。鹽會刺激飢餓素分泌,讓你吃的東西比一般人多,鹽也會抑制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的抗性,讓胰島素變得比較不敏感,久而久之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就大幅增加。

2、吃太鹹導致高血壓腎病變

高血鈉會造成血壓升高,也會使血管硬化彈性變差,時間久了就容易得到高血壓。高血壓如未控制,造成腎功能下降,嚴重時可能惡化成腎臟衰竭。

3、吃太鹹加速腎臟老化

鹽就是氯化鈉,當身體吃進過多鈉離子,會增加腎臟代謝鈉離子的負擔,同時也會造成腎臟血流明顯降低,導致腎臟快速老化。

4、吃太鹹增加尿路結石風險

腎臟代謝鈉離子時會將鈣一起排出體外,當鈉被排出很多,鈣離子也會排得多,出現高尿鈣導致尿結晶產生,增加尿路結石的機率。

5、吃太鹹引發急性痛風發作

高鈉飲食會讓急性痛風發作頻率增加,從而導致腎功能快速惡化。

鹽分攝取過多除了造成腎臟傷害的風險外,洪永祥醫師表示吃太鹹還會導致胃發炎、胃癌、心肌梗塞、腦梗塞、和提高失智風險等。平常注意鹽分的攝取,觀察自己是否有高血鈉的症狀,避開高鈉食物,切記不要吃太鹹,常保腎臟健康。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