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端午節為什麼要懸掛紙葫蘆?(組圖)

 2024-06-06 0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要吃粽子,我們還需要做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要吃粽子,我們還需要做哪些習俗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這些常聽見的端午習俗之外,想必中國大陸一些人家已經懸掛起鮮艷多彩的紙葫蘆,藉此祈求自己和家人在一年中幸福平安、遠離疾病。

東北端午節的習俗:摺紙葫蘆。
東北端午節的習俗:摺紙葫蘆。(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很多,但針對懸掛紙葫蘆,有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

從前,一個地方搬來了一戶新人家,這家三口,是一個年輕的婦女領著一大一小兩個可愛的孩子。年輕的媽媽常常帶著兩個孩子辛勤的勞作,可每次,她都是抱著大的孩子,讓那個小的孩子在後面自己走。小孩子太小了,常常跟隨不上而跌倒,哭著喊著「媽媽,媽媽」。

那位媽媽每次都只是憐愛的看著小孩,卻從來沒回應一下。時間長了,鄉親們開始有意見了。終於有一天,大家攔住了這一家三口,詢問婦女為什麼不抱著小孩子,讓大孩子跟著。

母親回答很簡單,這兩個雖然都是我的孩子,但有一個不是親生的。

「你是說小的不是你親生的?」鄉親們很生氣。

「不是,大家誤會了,小的才是我親生的,大的不是。所以,我出門只能抱著大的,而讓小的孩子跟著,我心裡也很不好受,可只能這樣啊!」媽媽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大家紛紛感慨著,並陸續散去。這時,不知道從哪裡來了個祥和的老太太,拉住了年輕婦女說:「孩子,你的心底可真善良啊,來送你一個寶貝葫蘆,這個東西你回家就懸掛在門上,此處不久就要發生一場大瘟疫,有了這個葫蘆,你的家裡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老太太說完就把葫蘆塞給了年輕的婦女,微笑著走了。

年輕的婦女回家後,就把葫蘆按著老太太的要求懸掛在門樑上。結果,過不了幾天,當地就起了一場大瘟疫,家家戶戶都沒有倖免,唯獨年輕婦女一家三口什麼事情也沒有。

瘟疫越來越重,大夫們束手無策,善良的婦女看到大家在疾病中痛苦掙扎的樣子,就把自己家沒有得病的原因告訴了左鄰右舍。鄉親們驚訝極了,趕忙家家戶戶都懸掛起葫蘆。可是,一時之間哪裡能找到這麼多葫蘆。不知是誰想出了個好主意,遂用彩紙疊剪成鮮艷的紙葫蘆掛在門口應急。就這樣,當地家家都掛上了葫蘆。

說來真奇怪,葫蘆掛上之後,疫情真的就很快控制住了,病人們逐漸的康復了。

康復後的鄉親們無比激動,在非常感謝這個善良婦女之際,同時也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人只要心存善念,真的可以得到神靈的庇護啊。人們從此都爭著做一個善良的好人,當地的風氣也越來越好了。

為了紀念這件事情,也為了祈求家人一生幸福安康,以後年年的這天,大家都開始在屋子懸掛紙葫蘆,這個風俗也逐漸流傳了開來。

責任編輯: 初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