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投資11億 港府擱置垃圾收費 竟無人被問責(圖)

 2024-05-28 03: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香港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與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右)27日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後會見傳媒,回應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的提問。(香港政府新聞處)
香港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與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右)27日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後會見傳媒,回應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的提問。(香港政府新聞處)

【看中國2024年5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早前,在尚未獲得坊間一致認可的情況下,港府宣布將強行實施垃圾收費。不過由於該政策引發諸多問題,在民間反對下。27日政府宣布,暫緩原定在8月1日實施的垃圾收費,稍後將刊憲廢除有關公告。

計劃雖然擱置,但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政府一共花費1.77億(港元,下同)公帑去落實和推行,其中有3000萬元用作宣傳推廣。在今個財政年度,政府更將預算倍增至5.8億元,並且再花多逾3000萬元去宣傳計劃。在公務員人手編制上,政府目前已就垃圾收費聘用72個公務員職位。

據Fortune Insight報導,實際花費遠不止1.77億,為準備垃圾收費,各區的綠在區區、廚餘回收桶等回收配套近月愈設愈多,通通涉及開支。垃圾收費展開前的上個財政年度(2023/24年度),用於推動塑膠回收和廚餘收集等減廢回收支出已高達9億元。

政府曾預計8月1日垃圾收費實施後,全年度會為庫房帶來17.9億元收入。如今垃圾收費計劃無限期延後,當初所預期的收入變成鏡花水月,而且回收配套亦將成為政府的淨支出。換言之,政府在整個政策推行期間支出近11億,但一無所獲。

27日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與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後會見傳媒交代事件。

被問到是否錯判形勢,卓永興表示頭兩次宣布押後垃圾收費後,其實是有很充分的理由的。第一次押後,發生於去年年底,清潔業界告知當時是拋棄垃圾的高峰期,加上年底至中國新年期間會有很多員工請假,清潔業界面臨垃圾多,人手不足的情況,覺得難以應付,因此政府因應業界要求押後。

第二次押後是1月19日宣布將4月1日押後至8月1日。卓永興表示,年初聽到很多市民的意見,政府認為需要通過「先行先試」,來找出法例在期間會遇到的實際問題。

通過8週的「先行先試」,他認為政府得出一些結果,加深了市民對於實施垃圾收費的認識,亦增加了政府在這件事情上做決定的透明度和認受性。

至於以後是否會繼續推行徵費?抑或是無限期擱置?謝展寰強調,政府推動減廢回收初心不變,亦從來沒有改變。就這方面政府會繼續努力推動減廢回收。對於垃圾收費何時或在甚麼情況下可以推行,他表示,需要社會有足夠的支持度才可以推行,未來政府將繼續加強宣傳教育,讓市民明白和了解推動減廢回收的重要性,讓社會有足夠的成熟度。此外,政府會繼續加強硬件方面、減廢回收的配套,在未來一年將廚餘收集的設施增加一倍,亦會在垃圾收集點增加廚餘收集點。

有記者提問指:垃圾徵費再次不能推動,作為環境及生態局局長的謝展寰是否需要問責?有沒有人要問責?整個政策醞釀了近20年,這麼多機構幫手準備,你會否向他們道歉、說對不起?還有整個政策花了這麼多錢去推動,現時宣布不推行,其實是否需要向市民、納稅人交代?

卓永興回應說,實施垃圾收費的社會影響面是史無前例的。謝展寰在推動政策上,在不同階段都是盡心盡力。之前兩次押後,其實有充分理由,今次建議暫緩,亦是一個務實、正確的做法,亦體現了政府「施政為民」的重要原則。他強調自己支持謝展寰的做法。

又有記者追問指:整個計劃已經過了很多年,覺得自己有沒有失職?之前提到本屆政府任期都未必會再推行垃圾收費,局長,你可否向大家說明,在任期內,你自己會否再次推動垃圾收費,還是它會「壽終正寢」?

卓永興代謝展寰回應說,本屆政府上任後,謝展寰率領的環境及生態局做了大量工作,譬如宣傳方面,播放了萬多次宣傳片,有四千多張海報在不同的地點、交通工具展示,亦做了很多地區解說,跟業界解說,甚至跟外傭解說,所以其實是做了大量工夫。

他形容「事非經過不知難」,要真正經歷過,才知道實際原來有這些問題,所以不是說事前沒有考慮清楚,很多事情,在書面上、法例上看起來沒問題,但到深入實踐時,就有問題走出來,而這些問題政府必須正視。

他說,由一月到現在,有很多不同調研都很一致地說,有七至八成市民反對在8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他重申,要「施政為民」,在如此強大的民意之下,其實今次暫緩是一個務實、正確,甚至是唯一的決定。

有分析指,「施政為民」只是藉口。實際上,從喉舌媒體「文匯大公」的報導中就可以預見垃圾收費將被暫緩。翻查「大公網」的相關報導,一直在唱衰垃圾收費。比如,今年4月18日,在垃圾收費計劃試行半個月後,一項問卷顯示,大多數居民一致認為計劃應推遲。

5月2日,「大公網」發表題為「全港回收配套不足民調:硬推勢釀混亂」的文章,指本港回收配套設施不全、基礎薄弱、監管力度不足,若一刀切強硬恐混亂收場。

27日,「大公網」再度發文指,逾九成市民不支持8月1日推行垃圾收費。

分析人士指,「文匯大公」是中聯辦全資擁有的媒體,是香港政府官員必讀的媒體,是他們的「精神食糧」和「行動指導」,喉舌都發文唱衰垃圾收費,官員們肯定失去動力,再強推恐得罪中央。所以,及早撤回,錢就花了,成果就等於零,美其名曰「施政為民」。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