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老師是誰?享有盛名的衛夫人(圖)
衛夫人〈筆陣圖〉是「永字八法」前身


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尤擅楷書。(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說到書法家,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由於他的名氣如此之大,使他的老師衞夫人也因而享有盛名。「永字八法」亦是學書者必知的筆法,那麼,您聽過〈筆陣圖〉嗎?

東晉女書法家衛鑠妙傳鍾繇筆法

衛鑠(272年~349年),字茂猗,號和南。東晉女書法家,家學淵源,為北派之祖衛瓘姪女、衛恆從妹(一說從女)。汝陰太守李矩之妻,通稱衛夫人,相傳王羲之少時曾從她學書。

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尤擅楷書。雖書風不及鍾繇寬廣,但熔鐘繇、衛瓘筆法於一爐,字形由鍾繇的扁方變化為長方形,清秀嫺雅,已具成熟的楷書樣貌。又融入女性的婉媚,後人稱譽「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衛夫人有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中,以及〈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

〈筆陣圖〉是練習書法的基本功

書法論著〈筆陣圖〉是衛夫人所撰的說法流傳很廣,但也有一說疑為王羲之或六朝人偽託之作。此篇論述筆畫、執筆、用筆方法,並列舉七種基本筆畫的寫法。可謂練習書法的基本功要訣,也是「永字八法」的前身。

〈筆陣圖〉認為書道的精微奧妙,難以形容。文章開頭明言:「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鈎。」書法用筆之妙,位列「三端」(文士的筆端、武士的劍端、辯士的舌端)之先;筆勢遒勁有力如銀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最奧妙無窮的即是書。此與鍾繇「用筆者天也」,透過用筆來體現天道是一樣的說法。

〈筆陣圖〉中非常強調筆力:「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且「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衛夫人和老師鍾繇一樣,強調筆力和筋骨。她認為書法品位高者「多力豐筋」,肉多臃腫則是「墨豬」。

魏晉人講風骨,以「瘦硬」為美,後代人則崇尚「豐腴」或「肥勁」。衞夫人將「筋」、「骨」、「肉」之説引入書論中,為後世書法創作、欣賞開闢新思路,影響後世深遠。

〈筆陣圖〉是「永字八法」前身

衛夫人認為多觀察大自然,能掌握到寫書法的美感。所以她用自然界萬物來比喻書法的七種筆畫,可謂「永字八法」的前身。

一[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丶[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撇]陸斷犀象。

乙[折]百鈞弩發。

丨[豎]萬歲枯藤。

㇏[捺]崩浪雷奔。

最後,衞夫人說「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她和蔡邕、鍾繇一樣,皆提倡「取萬類之象」,如同以上七種筆畫,皆有所象,給予後世書家很大的啟發。

本文留言

作者靜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