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開看這5大漢字 充滿智慧(組圖)
倉頡造字揭示出天機。(圖片來源: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倉頡造字揭示了天機,可惜中共推行簡字,引發混亂與無法挽回的損失,像中國人的部分姓氏,逐漸被混為一個姓,若無百姓的家譜文獻流傳,後代恐難區分哪些人的姓是被修改過的。研究者認為,在百家姓中,以「蕭」姓受到的影響最劇,大陸的「肖」姓基本都是遭到簡化了。
不過,可別以為古人寫的字沒有起變化過,古人寫字也是會進行簡化的,好藉此提高識字與書寫效率,例如從篆書到楷書,正是一種簡化過程。只是,重點是古人從來就沒有特意去否定或抹殺漢字內涵,我們亦可透過漢字結構來解析其中真諦,明白中國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之因由。這部分即跟中共刻意簡化漢字的操作手法存在最核心的差異。
試想,中共藉口表示正(繁)體字的筆畫甚多,簡化後即可方便書寫,但這乃是有意美化簡化神傳漢字之壞舉的說詞。一些正(繁)體漢字雖然筆畫多,內涵卻不囉唆,反倒明確精練,三兩下就讓人知曉其中富含維護人類道德之深意,絕不容小覷。
中共簡化漢字這一舉措,總歸一句話就是:從根本上破壞了承載著神傳中華文明的漢字。再觀審中共政體背離普世價值等等措施,即明白它是引發人類道德直直跌落的主要原因。
再回過頭來說,我們最常使用的漢字不會超過四千字。但凡學會、經常使用這些漢字,自當越用越嫻熟,甚至能在寫字過程中經受道德價值的薰陶。身為萬物之靈,豈不以此為榮呢?!
其實,我們寫字時,能經常受古人道德風範的薰陶。(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最後,不妨一起來拆解下述這10大漢字,好瞭解古人光耀無比的圓融智慧。
一、孝
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的「孝」字,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指子能承其親,能順其意。
《孝經》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有特殊地位與功效。「孝」是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倫理行為,體現了禮敬、感恩與報答。
二、道
道字可拆成「首」與偏旁的「辶」。「首」是頭,「辶」是行走。「道」是指頭腦與行走。
由於頭腦運行、思考不輟,才會產生道。人如果只知道吃飯、幹活,腦子連動都不動,道從何處來呢?又有何出路呢?
由此可理解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頭腦的思想,一旦化為語言說了出來,它就成為靜止、被固定的一段思想,不在只是真正意義上運轉不停、漫無邊際的思想。此外,當你的頭朝著哪個方向走,那就是你選擇了、付出行動的道。
「道」是離不開行走的,也就是離不開親身實踐的。
三、正
「正」字可拆成「一」與「止」。
「一」指做人要表裡如一,「止」指做事要適可而止。當「一」結合了「止」成為「正」,這才會成為一位做事不踰矩的「正」人
「正」字還包含了一上、一下、一豎,代表為人處事,有上有下,端方有肅,上下相合。這即代表了一位行得直、不阿諛奉迎的「正」人。
四、愧
極富深義的「愧」字,可拆成「心」與「鬼」,意指:「內心」有「鬼」就會感覺到「愧」。此字明白指出:做人必須要坦誠不欺,心中不要有鬼。
古有云:「平生不做愧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門。」其實,幹了壞事或要害人的人,本就會自心生暗鬼,用不著鬼去叫門,他自個兒就活得很不舒坦了。
古云:「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正是在告誡人們說,內心理應光明磊落,切莫心懷愧疚、喪失了良心而終身懊悔、滿懷遺憾。
五、恕
「恕」字可拆成「如」與「心」。「如心」就是指以心比心,也就是以自己的心去比人心。
孔子曾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聖人將「恕」給具體化了,要大家明白,真正的「恕」是不要將自己不喜歡的事強加給其他人。
其實,人存活在人世,誰人不出點問題、犯點過錯或跟他人產生矛盾。當與他人有些不合拍時,將心比心,想想一些事理,很多時候自然就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關,無法寬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