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帶一路」升級版助力北京輸出威權主義(圖)

 2024-05-23 11: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數字絲綢之路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數字絲綢之路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5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提出「一帶一路」計畫中的科技部分,即數字絲綢之路(Digital Silk Road),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關注北京正在輸出威權主義,專家促美國發展替代方案。

數字絲綢之路」扮演更重要作用

今年7月將於北京召開「中國網際網路大會」,藉此促使中國的企業「走向世界」。分析指出,北京當局正透過企業推「數字一帶一路」,以便向國際輸出數字威權主義,型塑威權治理模式。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2024年「中國網際網路大會」的主題鎖定人工智慧、數位政府等9個領域;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表示,一大批優秀企業將「通過大會平臺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向世界」。

在2017年,中國國際主席習近平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峰會上提出了「數字絲綢之路」(Digital Silk Road)。這個倡議呼籲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包括海底電纜,衛星,5G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他們在當地信息通信技術市場的份額。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數據,目前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70%的項目集中在硬聯通,也就是基礎設施方面。以中國移動為例,該公司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和千兆寬頻網路,開通5G基站近190萬個。

致力於在全球促進言論自由、以《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命名的國際人權組織「第十九條」(Article 19)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數字絲綢之路」目的不僅在於推進中國科技產業和發展數字基礎設施,還在於重塑標準和網際網路治理規範。

報告通過柬埔寨、馬來西亞、尼泊爾和泰國的四個案例,分析了中國通過華為、中興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在當地的影響力而提高這些國家政府對於中國的數字治理模式的接受程度。

以柬埔寨為例,其在2021年宣布一項政令,將在2022年2月之前建設一個類似中國國家防火牆的國家網際網路網關(National Internet Gateway)。該法令意味著網路首先必須連接到政府指定的終端,將限制柬埔寨人民對西方媒體網站和社交網站的訪問。

尼泊爾是另外一個例子。2018年,由中國通信建設公司承建的中尼跨境陸地光纜開始商業運營,中國的華為公司也在尼泊爾開展「未來種子」公益項目,為當地人提供5G和人工智慧方面的培訓。

尼泊爾政府在2023年通過一項新的國家數據安全政策,其中表示「將發展和建設內聯網和國有網際網路」。

尼泊爾政府說的國有網際網路,也是所有網站必須通過政府指定的終端。

「從自由、開放和聯通的網際網路轉向建立在審查和監視基礎上的支離破碎的數字生態系統,以確保中國(中共)和其他威權政府能夠繼續統治,」報告寫道。

據美國之音5月22日報導,「第十九條」組織亞洲項目主任邁克爾·卡斯特(Michael Caster)說,「在增強這些國家連通性的同時,讓數字發展成為採用中國式數字治理的代名詞。這種模式與國際人權和網際網路自由原則背道而馳,通過審查和監視進行全面國家控制。」

卡斯特認為,國際社會應當在網際網路自由原則基礎上,擴大可用資源,支持世界各地網際網路發展。這些資源應基於人權法和網際網路自由原則,防止中共政府利用(這些國家的)網際網路發展需求「將它的服務包裝成為最容易獲得的選擇,這通常意味著其威權模式的延伸。」

「一帶一路」輸出威權主義

新上任的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日前在主持首場聽證會時說,「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為了擴大中共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利用投資資金來踐踏合作的國家,並獲得控制和影響力來主導關鍵供應鏈。

他認為,各國迫切希望找到一個替代方案,因此美國政府要直接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向這些參與國提出更好的解決策略。

穆勒納爾:「對於中共來說,發展融資是削弱美國影響力、挑戰美國利益,和將世界各國置於其威權統治之下的武器。任何關於一帶一路倡議、關於利他主義投資的建議都是謊言。中國共產黨對建設基礎設施、與鄰國發展友誼不感興趣,它想要戰略控制,以犧牲美國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為代價。」

出席聽證會的里根總統基金會執行長楚裡歐(David Trulio)表示,美國必須與其盟國和夥伴合作,譬如成立跨機構團隊整合經濟、貿易、出口信貸等多方面,藉以發揮優勢,提供與中國政府價值觀不同的替代方案,給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

中共政府透過一帶一路倡議,主要以貸款形式向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撥付了近1萬億美元,用於建設發電廠、道路、機場、電信網路和其他基礎設施。憑藉資金和基建專長,中國成功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東歐和南歐的部分國家建立合作,不過卻陸續傳出承諾未兌現,當地爆發貪污醜聞、違反勞權、環境破壞和公眾抗議,貧困國家的債務也達到難以承受的水平。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朗德(Daniel Runde)認為,美國必須成為更好的基礎設施投資夥伴,提出一個替代解決方案,而不是單單要求發展中國家停止與中國政府合作。專研軟實力的他告訴在場議員,可通過國會授權相關投資法案或私營部門提供資金,借由政府各機構單位與盟友、國際機構、地方組織、私營企業合作,來擴大美國影響力。

「一帶一路」強弩之末

在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進行國事訪問,並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稱,「讓我們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隨後有更多的信息被官方發布出來,在2017年,官方正式命名為「一帶一路 」倡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被外界視為是習近平外交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尋求藉此推升實力和地位,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

但十年過去了,「一帶一路」這個大型基礎建設計畫近年風光不再,且飽受貪腐、債務陷阱、高利貸和勞工剝削等爭議。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