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社:香港或失去一個世界級地質奇觀(組圖)
香港政府正在破邊洲修建觀景台,本研社擔心觀景台引來的大量遊客最終導致香港失去一個欣賞世界級地質奇觀的自然環境。(Minghong/Wikipeda/CC BY-SA 4.0)
【看中國2024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接受訪問時稱,為了加快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特區政府正構思成立「專班」,將匯聚政府內部及業界專家,深入討論及落實推展重要項目。不過,本土研究社質疑「香港無處不旅遊」的概念被提出後,漁護署是否有足夠人手管理觀景台吸引的海量打卡人潮,仍是未知之數。隨著「破邊洲」觀景台的動工,香港人或將失去一個欣賞西貢世界級地質奇觀的自然環境。
「香港無處不旅遊」的概念是中共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的。本月9日,夏寶龍接見訪京的楊潤雄,夏「充分肯定」局方工作之餘,指香港現時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他提出要以「新思路、新方法」,建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包括開發新旅遊路線及產品。楊潤雄則承諾會推動各界「做新做好」。
22日,楊潤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有不少具特色、適合作深度遊的景點,關鍵是如何發掘、宣傳,再加以配套,政府將會遵循以往推廣文物、歷史、創意文化及綠色生態的旅遊路線,進一步在各區深度發掘,譬如推廣海島遊等旅遊項目。
本土研究社(本研社)21日在臉書專頁發文指,西貢萬宜水庫破邊洲觀景台的工程已經展開,漁護署日前公佈工程安排: 影響範圍由萬宜水庫紀念碑至俯瞰破邊洲位置的非正式山徑,沿途部分範圍需分階段圍封,工程預計在2024年年底完成。香港人或將失去一個欣賞西貢的世界級地質奇觀的自然環境。
破邊洲的六角石柱。(公有領域)
本研社表示,漁護署在郊野公園深處創造(又一個)打卡景點。值得一提,數百米外的「標尖角」已有新觀景台落成,功能重複,亦設有「打卡」設施。三年前事件曝光時,不少郊野公園用家擔心,郊野公園旅遊化所帶來的破壞。
回顧1970-80年代郊野公園初期規劃文件,這類設施根本不可能被提出。破邊洲附近的花山一帶,屬於郊野公園「發展限制第二區」(Development Control Zone Category II),只可容許「低視覺影響康樂設施」。
當年「發展限制第二區」有多嚴格?本研社列出一個同樣發生在西貢的參考個案,1970年代末期前港督麥理浩「揭發」西貢郊野公園內的視覺污染事件。最後該小型違規發展亦須拆除,可見郊野公園初期對於景觀維護極為重視。
根據一份解密政府歷史檔案,1978年,麥理浩巡視西貢黃石碼頭時發現近深灣岸邊(即高流灣附近海灣)有一經營魚排的漁民所搭建未經申請的小型建築物,要求立即跟進。
當年漁農署調查後,對照發展限制圖則所在區域(同樣是「發展限制第二區」),認為即使那只是一個小小的避風處(Shelter),但已經造成視覺污染(polluting visually),而且直接與郊野公園及其引人入勝的環境衝突(conflicting with the adjacent Country Park and the generally attractiv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亦同長遠附近的康樂規劃不協調,最後需要整個建構物拆卸。可見在當年謹慎的規劃下,一座小小的建構物在自然環境中都不被接受,亦有將郊野公園長遠規劃的視野放入每項小型發展的考慮當中。
本研社說,既然漁護署接受在郊野深處不斷興建旨在吸引遊客的觀景台,相信這份規劃文件應該已被丟入垃圾桶,若無其他規劃準替代的話,日後一項項駭人聽聞的「搞郊旅遊 」設施將會不斷湧現。
本研社進一步指,疫情期間,各大郊野公園新觀景台鄰近的山坡被打卡的遊人蹂躪,變成光禿禿一片。隨著「香港無處不旅遊」的概念被提出後,漁護署是否有足夠人手管理觀景台吸引的海量打卡人潮,屬未知之數。
破邊洲(Po Pin Chau)是香港西貢區的一個小島,臨近萬宜水庫東壩,島上有1.4億年的六角石柱,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