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盡道德深處 即在至上境界(圖)


天地之間沒有什麼東西和道德乖隔不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泰族》篇的部分內容。該篇指出,窮盡道德的深邃妙旨,就能讓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至無上頂點,天地之間沒有什麼東西和其乖隔不通。

【原文】夫觀六藝之廣崇,窮道德之淵深,達乎無上,至乎無下,運乎無極,翔乎無形,廣於四海,崇於太山,富於江河,曠然而通,昭然而明,天地之間,無所系戾,其所以監觀,豈不大哉!

[大意]觀察研究六藝的廣博高深,窮盡道德的深邃妙旨,就能讓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至無上頂點,下至無底的界限,遠達無際的極限,翱翔在無形之中,所到之處比四海還要寬廣,比泰山還要崇高,比江河更豐富,空曠無限而暢通無阻,明明白白而十分清楚,天地之間沒有什麼東西和其乖隔不通的,懷著這樣的胸襟眼界來看世界,難道不是很大嗎!

人之所以能生存,是依賴於衣和食。現在把一個人拘禁在一間黑暗的房間裡,即使用美味佳餚來供養他,用華美的衣服給他穿,他也不可能快樂,因為他眼睛看不到任何東西,耳朵也聽不到任何聲音,寂寞無聊。

如果在黑暗的房間裡鑿個小洞,能讓他看見外面下雨的雨點滴落,他都會開心地笑起來,更何況敞開房門打開窗戶,讓他能看到光明呢!從原本一片黑暗中看到外界的光明世界都喜不自勝,更何況讓他從黑暗的房間裡走出來到敞亮的廳堂上,看到日月的光輝呢!見到日月的光輝都心情開朗快樂,更何況登上泰山,眺望八方極遠的地方,仰望猶如車蓋的天穹,俯視猶如彩帶的江河,萬物盡收眼底。這樣得到的快樂難道不是更大嗎!

聾子長著耳朵卻不能聽見聲響,盲人生有眼睛卻看不到物形。語言,是用來向別人傳達自己思想情感的。聽聞,是讓自己瞭解他人思想情感的。啞巴不能說話,聾子聽不見聲響,又啞又聾,就無法和人們交流溝通,就不能知道做人的規矩和道理。所以患有聾啞病的人,即使是傾家蕩產出錢求醫也在所不惜。

難道只有體現在身體上的聾啞者嗎?實際上人的心志思想上也有聾啞的表現。手指痙攣彎曲,沒有人不想將它弄直的。可是當人的心志思想上有堵塞、聾啞,卻沒有人設法將其打通。這是不知道事情輕重次序的表現。

觀察研究六藝的廣博高深,窮盡道德的深邃妙旨,就能讓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至無上頂點,下至無底的界限,遠達無際的極限,翱翔在無形之中,所到之處比四海還要寬廣,比泰山還要崇高,比江河更豐富,空曠無限而暢通無阻,明明白白而十分清楚,天地之間沒有什麼東西和其乖隔不通的,懷著這樣的胸襟眼界來看世界,難道不是很大嗎!

(待續)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