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看中國2024年4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12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講解「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盧局長表示,計劃受惠者不止是香港人,香港擁有高質量的醫療專業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因此非香港居民亦可受惠於該計劃。事件引發網絡爭議,很多香港網民批評,目前香港公立醫院資源和人手緊張,政府不應該浪費香港資源去醫治非香港居民。
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跨境醫療,推動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安排,希望能照顧一些有特別醫療需要的病人。12日,盧寵茂在立法會講解粵港澳大灣區三地政府就推進「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的最新發展。
他表示,救護車是院前或院間醫療重要服務,護送病人到不同的醫療機構接受最適切的治療。香港與內地以及澳門,現時沒有醫院之間的陸路直通救護車運送服務。病人在內地或澳門因病或受傷而需要來香港就醫,其中一個方法是救護車「車過車」,即在口岸將病人由內地或澳門的救護車轉到香港救護車上,然後再送到附近的醫院接受治療。
「車過車」的方法在口岸可能會引致雙方對接的延誤,而在口岸不利的條件下作病人的轉車和儀器的轉運,亦牽涉到可能會引起對病人的風險,加上天氣等不穩定的因素,會為這些轉運的病人帶來額外的醫療風險。
盧寵茂指,隨着大灣區進一步融合,跨境居民的數量急升,香港政府有決心聯手周邊城市的政府,處理這個長久以來的難題,為大灣區內居民提供及時、優質的醫療支援。作風符合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第八章第五節,即開展非危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
盧續指,醫務衞生局正與深圳市和澳門特區政府敲定「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的細節。計劃的第一階段,會先實行以「點對點」的方式,單向由澳門和深圳的試點醫院(即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到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指定的公立醫院。有關跨境救護車會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澳門消防局提供和操作。
啓動跨境救護車機制需要符合以下三點:
第一,確保內地或澳門派送醫院與香港接收醫院事先達成協議,以病人的醫療需要和安全作為首要考慮。
第二,確保病人的臨床狀況被評估為不適合以其他方法,即一般的跨境客運,或口岸的救護車「車過車」方法的跨境運送,以防止這項安排被濫用。
第三,必須確保病人或其親屬已經同意有關安排及知道跨境運送帶來的風險。
盧寵茂稱,「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目標是要提升灣區的醫療融合,服務灣區的居民和旅客。初步估計,第一階段大部分使用回港單向直通運送的應該會是香港居民,例如港人在內地或澳門遇上嚴重意外或急病,而其情況經當地的處理穩定後,需要返回香港繼續接受進一步治療,跨境直通救護車在這情況下,可以發揮其功能。
不過,他強調有關的安排不應該亦不會只限於香港居民。一直以來,香港擁有高質量的醫療專業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一些危重複雜病症病人,可能要到港接受高難度醫療程序。同時,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亦可能要為國際旅客提供突發應急醫療服務。
至於具體的落實細節,他表示,正與深圳市和澳門特區政府敲定,包括救護車、車上的醫護人員、儀器、藥物等進入香港的安排,從而確保整個跨境運送是符合三地法規。
政府打算在2024年年中開始實行為期一年的試行計劃,預計每年啓動直接運送機制的個案數量大約數十宗。三地政府會適時檢視安排的成效及運作經驗,以考慮是否會在將來繼續和擴展計劃,例如增加試點醫院,或將計劃擴展至雙向安排。
醫委會亦在12日刊憲,為「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中隨救護車來港的澳門及深圳醫療人員作有限度註冊,確保他們可以在病人轉運期間,提供持續治療,強調香港不應關門拒絕非本地居民,不應該自我封閉。
計劃宣布後遭到不少香港網民的抨擊。有網民表示,盧寵茂將計劃推銷的如此完美,表面上是救死扶傷,實則是用香港資源去醫治非香港居民。「內地人在內地醫院治療,為什麼要用救護車運來香港公立醫院,什麼邏輯啊?!」
「不明白為何非香港居民可以使用香港公立醫院,而不去私立醫院?如果內地居民出院後不買單,誰來填坑啊?如果沒治好,是不是又要送回大陸?難不成讓他在香港自生自滅?叫救護車就一定是急症啦,不可能擔保一定可以治好。這麼多問題,盧寵茂都沒有給出答案,要表忠也得有些準備啊!」
還有網民質問:「是不是大灣區高官權貴直送香港就醫啊?」「局長知不知道香港醫療系統正在爆煲?」「那澳門、深圳的市民是不是也要交稅給香港政府呢?」
也有網民嘲諷說:局長太小氣啦,應該免費給全世界。或者直接取消所有關口算啦!真正和大灣區融合!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