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閉幕式。(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27日訊】據《自由亞洲》報導,習近平上臺後,全面恢復了毛澤東時代「黨委一元化領導」的制度,實際上是在延續江澤民未完成的「事業」。習近平目前對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理論和實踐的強調,進一步否定了江澤民執政時期對鄧小平和趙紫陽政治體制改革理論和實踐的批判。
30年前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宣布中共政權已完成了「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和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交接」,強調建立黨的領導核心的重要性。這為江澤民本人的黨中央核心領導地位奠定了法定基礎。儘管那時鄧小平和陳雲仍在世,但江澤民確立了「江核心」的地位。在他的總書記任期中,雖然兼任軍委主席和國家主席,但依然保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相比之下,習近平已經將他個人的「核心作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甚至在最近的報導中,黨中央似乎已成為習近平本人。
當然,關於「核心」一詞,當年的江澤民也只是為習近平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黨法上的保障和實踐的基礎。當時的「江核心」雖然在多個職務中兼任,但江澤民在13年任期中一直保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形象。然而,與如今的習近平相比,江澤民的個人「核心作用」似乎並沒有達到習近平將其推向地下的極端程度。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截稿當天的消息:「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黨組成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述職」,從新華社通稿標題的字面看,「黨中央」似乎就是習近平自己。
在30年前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江澤民主持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卻沒有提及「政治體制改革」一詞。江澤民解釋說,不使用「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詞彙是為了避免誤導。因此,在《決定》中他們選擇了「黨的領導制度改革,完善黨規黨法,實現黨內生活民主化、制度化」等具體內容來說明問題。
當時擔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江澤民政治秘書滕文生,在當年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不再沿用「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詞彙,而是用「黨的領導制度改革」等具體內容來表述。
滕文生在江澤民上臺前後發揮了重要角色,成為中共政權的關鍵人物之一。他的政治經歷、背景以及對「精神污染」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強烈反對,使他成為江澤民信任的對象。在江澤民上臺後,滕文生在中央顧問委員會擔任副秘書長,通過這一身份,為江澤民與政治老人們進行政治聯絡和私人交易,贏得江澤民的信任。
滕文生在中南海的角色相當重要,他在各個層面都為江澤民的決策提供了支持。在文筆流暢的同時,滕文生對江澤民的思路和意圖進行了高度保密的呈現。他甚至在黨的十四大的政治報告和黨章修改中起到了主要的執筆人之一。
滕文生的學術背景較為僵化,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敏感程度和反感程度使得他在此領域的思考相對固化。他的思維方式受限,但他的文筆流暢得到了一些改革派理論家的認可。他對江澤民的文稿的迅速起草,絕對保證了對江澤民思路的貼切表達。
滕文生在政治理論界的得意門生之一是高尚、袁木和谷牧,他們一直是「鳥槍換炮」的高級班底。由於他們的功績,滕文生得以從中南海一路「高飛」,歷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黨風》編輯部主任、黨的「三重工作體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南海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最後在2004年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共中央軍委總書記。滕文生因其卓越的貢獻於1999年獲「全國模範勞動者」榮譽稱號,2000年獲全軍勞動模範稱號,2003年榮獲「全軍先進工作者」稱號。
滕文生等人在十四大時通過修改黨章,取消與政治體制改革相關的內容,對政治體制改革進行否定。他們在回應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時,明顯反對十三大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強調黨的領導作用。
江澤民上臺後,黨的各級組織重新設立,滕文生在十四大黨章修改中將黨組的設立範圍擴大。雖然在經濟體制改革問題上向鄧小平做出讓步,但在政治體制上實質上進行「還原」,回到黨委一元化領導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習在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和總書記之前,滕文生曾任習近平的上級領導,為習近平提拔和培養的高級軍官之一。在中南海的辦公過程中,他倆關係密切,一直保持良好的政治關係。
責任編輯: 呂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