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和人事 存在相互連通的關係(圖)
--修行與人生10
上天和人事是相互連通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泰族》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天之與人,有以相通也。故國危亡而天文變,世惑亂而虹霓見,萬物有以相連,精祲有以相蕩也。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為也,不可以筋力致也。
[大意]上天和人事,是存在著相互連通的關係的。所以國家危亡就會天象變異,天體的布列、運行違反常規;世道迷惑昏亂,則虹霓呈現。萬物是相互聯繫著的,侵入物身的陰陽之氣是會互相激盪相通的。所以神明之事,是不能用智謀、巧詐的手段來做的,也不是靠勇力去強求的。
天上設置日月,陳列星辰,調節陰陽,設置四季。白天由陽光照耀萬物,晚上讓萬物休息,用風來吹乾萬物,用雨露來滋潤萬物。上天化育萬物,沒有誰看到是怎樣養育的,而萬物卻茁壯成長了;上天殺滅萬物,沒有誰看到是怎樣殺滅的,而萬物凋落死亡了。這種無形的生滅手段,叫做神明。
聖人仿效上天,所以他在給人們帶來福祉時,看不見他創造幸福的做法,但幸福卻降臨了;他在為人們除去禍害時,沒有看見他消除禍患的做法,但禍害卻消除了。這正是遠離之卻靠近之,親近之卻疏遠之。稽查之得不到蹤影,仔細觀察卻又不是虛空的。每天算計,效果甚微,長年累月則功效卓著。
濕氣降臨,還沒有看見它的行跡,但木炭卻已增加了重量;風將吹臨,還沒有看到它的形貌,但樹葉卻已擺動了;時光的推移,不留明顯的痕跡,但草木卻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枯萎。千里馬日夜兼程奔馳傳遞著,草木都被它踩倒了;這座烽火台上的烽火發出的警報還未傳遞到下一座烽火臺,而太陽已經運行到了它的前面。
天將要起風,草木還沒有反應,而鳥兒卻已經從樹上飛離了;天將要降雨,烏雲還沒有聚集遮蓋天空,而魚兒卻已經浮出水面來吸氣了,這是陰陽二氣互動交感的緣故。所以寒暑、乾燥、潮濕,按照類別而相隨從;聲音迴響的疾速、緩慢,按照音類而相呼應。因此,《周易》中說:「鶴在樹蔭裡鳴叫,它的成對的雌鶴就在附近發出叫聲與它應和。」
殷高宗武丁居喪,三年內閉口不言,四海之內隨之寂然無聲;但一旦他發布號令,便震撼天下,這是遵循天意而使天下像呼和吸那樣感應。所以,一旦觸動樹木的根本,百枝萬葉都會隨之搖晃,如同春雨澆灌萬物一樣,水涓涓流淌,源源不斷地施澤著,沒有什麼地方不受潤滋潤,沒有什麼植物不被護養。
所以聖人順應天意,懷有天帝之心,一出聲音就震動天下、教化萬民。因此人的內心發起至精至誠的情感,那麼他的形體之氣就會感化上天,隨之就會有吉祥的瑞星出現、神龍也會降臨、吉祥的鳳凰也會翔臨、甘泉也會自地湧流、五穀旺盛生長、江河不會氾濫、大海不會肆虐。所以《詩經》說:「懷柔百神,及河嶠岳。」
如果違逆天意、天道,暴虐萬物,就會出現日食、月食,五星也會偏離它的正常運行軌道,四季就會與時令相違背,白天昏暗、夜晚放光、山峰崩塌、河流枯涸、冬天響雷、夏天結霜。《詩經》上說:「正月繁霜,我心憂傷。」
上天和人事,是存在著相互連通的關係的。所以國家危亡就會天象變異,天體的布列、運行違反常規;世道迷惑昏亂,則虹霓呈現。萬物是相互聯繫著的,侵入物身的陰陽之氣是會互相激盪相通的。所以神明之事,是不能用智謀、巧詐的手段來做的,也不是靠勇力去強求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