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賴清德和競選搭檔蕭美琴在大會上向支持者發表講話。(圖片來源:Annice Ly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月15日訊】2024中華民國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13日落幕,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贏得正副總統,而在立法院總共113個席次上,國民黨獲52席、民進黨51席、臺灣民眾黨8席,以及比較親近國民黨的無黨籍2席。主要的三個政黨都未能達到國會席次過半。
短短一天之後,美國按照慣例派出跨黨派資深代表團訪問臺灣,「傳達對民主臺灣的堅定支持與祝賀。」
美國釋放堅定挺臺信號
中華民國外交部14日發布新聞稿,稱「竭誠歡迎美國政府指派跨黨派資深代表團在我國大選後即訪問臺灣」。
中華民國外交部新聞稿表示,「這次美方是由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J.Hadley)及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B.Steinberg)組成跨黨派資深代表團,由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羅森博格(Laura Rosenberger)陪同,於本(1)月14日至16日訪臺。外交部對美方代表團來訪表達誠摯歡迎。」
新聞稿表示,美國政府循例在中華民國大選後指派資深代表團訪臺,「傳達對民主臺灣的堅定支持與祝賀。」
代表團「在臺期間將晉見蔡英文總統、拜會臺灣政府高層及各界政治領袖」,「將與臺方就臺美各項重要議題及未來展望深入交換意見。」
新聞稿稱「美方在我國大選後的此一重要時刻,除由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代表公開致賀外,並指派跨黨派資深代表團來訪,不僅彰顯美方對臺灣不分黨派且跨政府的一致支持,更說明臺灣政府與人民珍視且堅定捍衛的民主價值正是臺灣持續走向國際、迎向世界的關鍵能量。未來我國將在既有的良好合作基礎上,持續深化與美國的全方位夥伴關係,共同捍衛民主價值與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
英國《金融時報》週四首次報導了此次美國訪問,此前美國政府曾於2000年、2008年和2016年在臺灣選舉出新總統後派出類似代表團訪問臺北。
哈德利和斯坦伯格比過去幾年類似的選舉後代表團成員的級別更高。
兩大航母打擊群嚇阻中共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近日披露,美軍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打擊群(Carl Vinson CVN-70)11日在西太平洋、臺灣東部外海巡弋。
臺灣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指出,卡爾文森號隸屬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第一航艦打擊群,由核動力航艦卡爾文森號、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普林斯頓號和第一驅逐艦中隊等兵力組成,所配置的標三飛彈射程及於大氣層外,兼具海空、乃至太空多領域複合戰力。
蘇紫雲表示,卡爾文森號打擊群近期訪問新加坡後,即前往菲律賓展開演習與巡弋任務,演訓課目包括艦載機作戰飛行操作、海上攻防演練、通信電子,及與駐菲美軍部隊的空地協同作戰訓練,藉機動兵力與實戰化演練,增加盟國對抗中共擴張的嚇阻能力,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航母群在臺灣東部海域、西太平洋一帶。
蘇紫雲分析,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目前有兩支航艦打擊群,除常駐日本的里根號航艦,卡爾文森號屬戰略機動前進部署,採雙航艦兵力分別於台海南北兩端,嚇阻中共冒進的戰略訊號至為明顯。
蘇紫雲指出,此為美軍所提,強化美軍與志同道合盟友與夥伴的聯合戰備,展現對基於規範國際秩序的共同承諾,均顯示美國與盟友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視,並以兵力部署方式實際執行,共同守護自由與民主。
臺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瀋明室表示,因民主選舉結果無法事先預測,美軍以料敵從嚴態度,針對最壞情況進行戰略預警,美軍航艦此時部署臺灣東部海域、西太平洋一帶,可監控中共軍事動態,若有異常集結或其餘企圖等,便能快速應變。
臺灣人民向世界發出強烈信號
賴清德和蕭美琴贏得勝利,這是中華民國民選總統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政黨取得三連勝。
賴清德在他的勝選演說中表示,臺灣得到2024年民主陣營的第一場勝利,這個勝利具有3個重大意義。
「第一個意義,臺灣告訴世界,在民主與和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中華民國臺灣,會繼續和國際民主盟友併肩同行。第二個意義,臺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總統自己選。第三個意義,在三組候選人中,賴蕭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
華盛頓智庫全球臺灣研究中心前董事長陳文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他很高興看到這次選舉結果。
他說,「我覺得對臺灣人來說,這對國際社會發出很強的信號:不管中共如何打壓,他們還是會繼續堅持他們的立場,那就是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會繼續抵抗中共的壓力。」
他預測接下來台海情勢會持續緊張,不過戰爭機率不大。
「中共要拿臺灣是他們的政策,已經講了70幾年,一直都是這麼說,所以不是只有民進黨才這樣,國民黨執政他們也是同樣的立場,目標都是一致的,不會變,所以我想共產黨也一樣會繼續對臺灣施壓,但它不敢對臺灣動武,不是因為民進黨執政的關係,而是美國、日本和其他民主國家的壓力,他們覺得對臺灣動武的代價太大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