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人顏寶剛形容今年香港「輸掉了全世界」,擔心明年「小利益」要服從「大利益」,情況只會更差。(攝影: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3年12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今年年初香港終於走出疫情陰霾,社會逐步復常。但一年下來,經濟卻大不如預期。那麼,明年的經濟前景如何?時評人顏寶剛形容,今年香港「輸掉了全世界」,擔心明年「小利益」要服從「大利益」,情況只會更差。
今年香港經濟被指是20年來最差:恒生指數由最高33,000點跌到16,000點;樓市也跌了兩、三成;政府幾次賣地都流標;貨櫃碼頭吞吐量暴跌;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創新高,加上大陸經濟比香港更差,港府高官口中所謂的「背靠祖國」已經成為虛幻的口號。
有線電視財經台前台長顏寶剛形容,今年香港「輸掉了全世界」,不止恒生指數跑輸全球主要市場,更重要的是香港失落了「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不單止與西方世界脫鉤,甚至被內地居民戲稱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淪落為內地一個普通城市。
外界普遍不看好未來香港和香港所倚靠的「祖國」的經濟走勢。本月初,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表示,香港首富李嘉誠在2021年初就曾表示,「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後經濟會一落千丈」;至於何時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她說李嘉誠暫時都未有提及。
顏寶剛引述兩份全球最重要的財經刊物英國《金融時報》及《經濟學人》,兩份刊物均有專題報道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及面對的危機。
《金融時報》指出了一個很重要觀察,就是目前香港經濟愈發依賴大陸。文章說今日的香港有約40%的經濟依賴大陸,預計未來十年內這一數字或增長到50%或60%。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會令更多外國政府及投資者將香港與大陸同樣看待。
文章指,香港出現「外資撤、中資進」的情況,外資有規模地退出香港,中資也是有規模地進駐香港。
另一本刊物《經濟學人》就以《香港的爭扎:失去的五年》為標題,指金融服務業佔香港GDP的五分之一以上,如果金融業不繁榮,這座城市就很難繁榮。經濟界預測2023年香港經濟僅增長3.3%,代表香港的GDP低於2018 年,相當於失去了五年光陰。
至於香港所倚靠的「祖國」,經濟情況更差。因此在兩地通關後,來港旅遊的大陸遊客大為減少,今年前10個月,共有2,100萬大陸遊客訪港,人數佔 2018年同期的52%。更重要的是,目前窮遊的大陸遊客數量比較多,難以幫帶旺香港旅遊業。反而港人蜂擁北上消費,帶旺深圳的經濟。
那麼,明年的經濟前景如何?顏寶剛表示,不是想刻意唱淡,但恐怕真正的終局現在才揭開序幕。
近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發言中除了多番強調愛國愛港外,更是首次呼籲「小利益」須服從「大利益」。顏寶剛形容夏寶龍的說法令人感到一陣寒意。
過往香港的成功之道是「大市場、小政府」,如果要改行「小利益」服從「大利益」路線,即「小市場、大政府」,則是徹底改變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甚至乎是改行中共「共同富裕」的路線。這才是最為恐怖的。
此外,今年香港政府財赤將突破一千億,是五年來第4次錄得財政赤字,反映政府財政狀況非常嚴峻。顏寶剛表示,恐怕夏寶龍呼籲商界及小市民要犧牲「小利益」這種要求,在2024年就會殺到埋身。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