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中國上海的自動化貨運碼頭洋山深水港全景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中國商務部15日提前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的公告,正式認定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台灣行政院經貿辦公室表示,中方已違反WTO相關機制與規範,也完全不符合事實,我方絕不接受,呼籲中方立即停止政治操作。
中國商務部今年4月宣布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原定10月到期,中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因情況複雜,調查期將延長至1月12日,也就是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不過今(15日)中國商務部突然公布,認定構成貿易壁壘。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宣稱,調查顯示,台灣地區對大陸相關產品長期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且禁止產品範圍近年呈現擴大趨勢,截至2023年11月共對大陸2509項產品禁止進口。
美國之音報導稱,台灣的限制涵蓋了一系列中國商品,包括食品、石化產品和紡織品。中方沒有具體說明將採取何種反制措施,一般認為可能影響涉及關稅優惠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台灣方面認為中方所謂的調查是出於政治動機,目的是通過經濟脅迫干涉台灣選舉。
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中國對台灣片面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並宣布調查結果,這些已違反世貿組織(WTO)相關機制與規範,也完全不符合事實,台灣絕不接受。中方應立即停止政治操作,且兩岸同屬WTO會員,相關貿易問題均可依WTO機制與相關規範有效處理。若中方有誠意,雙方隨時可依循WTO機制啟動協商,共同面對解決貿易的爭端。
台灣經濟部也補充說,中國先前多次無預警暫停進口台灣農漁產品及食品,為因應對岸可能突發的各種政策風險,台灣政府早已與業者溝通並推演可能影響,規劃並啟動強化分散市場、提升產品差異化能力等兩大面向措施,協助受影響產業。
經濟部表示,目前已規劃強化分散市場、提升產品差異化能力等兩大面向措施,協助受影響產業。包括協助業者透過海外參展、運用數位科技、擴大貿易金融資源等多元作法爭取商機;以及推動產業高值化、低碳化及智慧化以促進業者升級轉型。無論後續發展如何,都將透過各種政策工具,積極協助業者因應。
工商協進會也對此表示,本項調查結果令人遺憾,工商界建議政府審慎應對,兼顧「公平貿易」與「維護台灣產業權益」原則,持續與對岸善意溝通,及早進行雙邊磋商或採取其他適當措施,化解雙方歧見。另外,建議政府針對相關產業的帶來衝擊,尤其是農漁牧等弱勢產品,研擬配套措施;並加強拓展出口市場,分散過度集中風險,以健全台灣貿易體質及韌性。
聯合報報導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劉世芳表示,近年台灣經貿發展已經往世界市場發展,不是把台灣經濟發展都鎖在中國,中共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經貿辦公室講得很清楚,請在WTO架構下共同協調,今天公布的結論只是北京的單方面說詞,不論經貿辦或WTO都不成立。中共可能藉只想要恫嚇台灣經濟選民,若不聽話把票投給國民黨,可能會影響經濟發展,這已經是老套論。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批評,中國就是一個不講究合約精神、契約精神以及國際條例精神的國家,對台灣單方面『養套殺』,所以不只台商,很多產業紛紛都選擇離開中國。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認為,中國經貿不分,且對台有統戰概念,所以會有一些政治性的連動,選戰在即,北京恐因不想讓民進黨有兩岸互動上的良好政績才做此宣布。
張其祿表示,中國屢次在選前出招,祭出什麼條款、封鎖什麼進口或做一些發言,結果是激起人民反彈,國人開始仇中,反成執政黨啦啦隊。
自由時報報導稱,因中國自2021年3月後就陸續用各種提不出科學證據的理由,禁台灣農產品,農業部已持續開拓其他市場,截至今年11月,中國占台灣農產品總體外銷市場已退到9.8%,已退為第4市場。
農業部統計,截至11月,台灣農產品外銷產值為44.69億美元,外銷最大市場為美國、占18.4%,其次為日本、占15.1%;第3為香港、占10.1%,中國只占9.8%;另以生鮮水果外銷來看,台灣生鮮水果外銷最大市場為日本,占總體鮮果外銷產值的49%,台灣水果外銷到中國的產值僅剩4%。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