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他人,會影響對方的心理,導致恐懼在心底深植,產生負面想法。(圖片來源:Pexels)
當言語成為詛咒的工具,我們如何在心理上應對這種負面能量?林萃芬在《從說話洞察人心》一書中探討了這一課題,並以睡美人的故事作為例子。故事講述了一位美麗公主受到了詛咒——因為一個被忽視的邪惡仙子的怨恨,公主注定要因紡織機的紡錘而陷入長久的沉睡。即使有善良的紫丁香仙子減輕了詛咒的嚴重性,將死亡變為沉睡,但國王的懼怕仍促使他禁用所有紡織機。然而,公主最終還是遇到了詛咒的命運。這個故事如何反映我們現實生活中對於言語詛咒的懼怕,以及我們如何應對這些無形卻深刻的心理影響呢?
布滿仇恨的詛咒心理,恐懼在心底深植
睡美人的故事反應了詛咒的重要心理元素,一是詛咒者希望他人遭遇不幸,二是不幸的苦果往往是報應在後代子孫身上,而且詛咒的時間很長,不確定感會讓被詛咒者長久生活在恐懼焦慮的氛圍中。現實生活中,無論東西方都很常見跟詛咒相關的新聞,譬如,看過家庭失和、衝突連連,滿懷怨恨的家人會在牆上貼滿各種詛咒符令,讓家人情緒受到很大的干擾。也有追求者在告白失敗後,開始用各種方式詛咒對方,寄恐嚇信、冥紙、奠儀袋詛咒對方,甚至在對方家門口放豬頭,讓對方飽受驚嚇。
詛咒如何影響心理與命運?自我暗示真的成真嗎?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對詛咒有很深刻的研究,在書中她透過海格告訴剛滿十一歲的哈利波特說詛咒是黑魔咒的一個種類,也是黑魔法中最邪惡的一種,詛咒有許多種形態,其魔力各不相同,但大多會造成嚴重傷害或者痛苦,如難以忍受的疼痛、精神控制或直接造成死亡。詛咒容易形成「預期的自我暗示」碰到「被詛咒」的狀況,很多人會勸他們「不要理會這些詛咒就好了」,其實沒有這麼容易,因為「詛咒」是長時期的念力,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所以,很容易形成「預期的自我暗示」,無形中被詛咒的人會把注意力放在負向、倒楣、不順利的事物上面,造成「詛咒成真」的錯覺。
恐懼的情緒也導致判斷力下降,甚至因產生心理壓力而發生不好的事情。(圖片來源:Pexels)
詛咒傷心智「三長兩短」披薩事件成無形負擔
再加上「被詛咒」後,由於心理負擔沉重,很多人都會失眠睡不好,導致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頭腦運作不順暢,同時恐懼的情緒也會讓判斷力下降,有時候受到心理壓力的影響,還真的會發生不好的事情。記得多年前有個同事收到披薩店外送、指名要給他的披薩,數量很多總共有「三個大披薩、兩個小披薩」,而且還要他付款。這個同事當下感到很困惑,因為他根本沒有訂這些披薩,沒過多久,他就收到一封祝他「三長兩短」的訊息。更慘的是,這些「被詛咒的披薩」非但沒有同仁敢吃,事情還傳到老闆耳裡,認為這個同事不只破壞公司形象,還把公司弄得烏煙瘴氣,招致不好的運勢,希望他可以自動離職。
詛咒的心理影響深遠,如何有效化解這份恐懼與不安?
從此以後,我就很能體會「被詛咒」對心理的影響有多大,不僅是被詛咒的當事人身心受創,連周遭人都會感到恐懼不安。如何化解被詛咒的恐懼情緒?要被詛咒的恐懼情緒,第一步要先破除「負向的自我預期暗示」,把注意力從負向、不順利的事物上面轉到正向、順利的事物上面。
第二步可以透過一些「儀式化的行為」,來安定自己的心理,例如,到能讓自己安心的寺廟祈求平安,或是透過收驚的儀式來降低恐懼;也可以去教堂尋求安定的力量。
第三步不妨跟心理師討論詛咒帶給自己那些影響,並且透過心理專業的協助走出陰影,同時也能藉由呼吸練習,遞減不舒服的感覺,以及負向想法。
(本文節錄:時報出版的《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