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危機和人口危機共振,已經無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1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1月4日表示,2022年基本養老基金投資收益率僅為0.33%。中國人未富先老,養老金收支不平衡的趨勢加大,養老危機和人口危機共振,已經無解。
中國2022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率0.33%
據中國官媒報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1月4日發布2022年度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社保基金會受託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額51.05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收益率0.33%。
社保基金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收益率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經濟和政治形勢變化以及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影響。自2016年12月以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運營已實現中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受託管理的基金權益總額已達1.62萬億元。
而根據中國人社部、財政部5月22日發布的《關於2023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顯示,從2023年1月1日起,養老保險金支出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8%。
也就是說,支出和收入及投資收益的差距將不斷擴大。
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社保基金)2022年的表現更不理想,根據全國社保基金會理事會9月披露的資料,社保基金2022年投資虧損幅度5.07%,虧損額1380.9億元。
個人養老金試點 民眾發覺虧損
在去年底,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社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城市先行,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商業銀行等渠道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同時通過商業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後就可向資金賬戶繳費、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具體金融產品由金融監管部門確定),並將公布產品名單。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11家理財公司、14家證券公司、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和6家保險公司等。
中國官媒彼時稱,個人養老金不同於基本養老保險,是政府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看中國》記者查閱相關文件,個人養老金的特點總結如下:
1、首先得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此為強制性社會保險基金範疇,繳費資金由個人和用人企業共同負擔。然後可以在商業銀行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此為個人自願參加,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
2、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官方規定的其它情形,可以領取個人養老金。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3、有稅收優惠。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4、參加人身故的,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可以由配偶和子女繼承。
值得注意的是,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由開戶的商業銀行代扣。
根據中國人社部的數據,自開始啟動個人養老金制度以來,截至2023年3月,已有3038萬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6月24日報導,有中國民眾說,「個人養老金正式運行近半年,我看了一下自己的賬戶,去年底存入的12000元按1/4定期存款+3/4公募基金的安排進行投資,竟然還虧了20多塊。」
也有的人說,「本來是奔著個人養老金的抵稅與穩健增值去的,12000元全部投了公募基金,但不是養老金嗎,怎麼連老本都虧了啊?」
虧損的這些人都是被去年底的那一波官方宣傳打動的,一個是抵扣個稅,而另一個則是銀行的開戶獎勵。開戶的銀行不僅有開戶獎金,還有禮品。
實際上,公募基金與權益類資產掛鉤,投資過程是有波動的。並且今年上半年中國股市動盪,多家銀行的個人養老金產品中的基金收益率均為負值,部分基金已跌破淨值。
這反映出個人養老金制度本身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認為,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供應不均衡、選購渠道不暢、民眾參保意願不強。
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養老問題沒有可以拖延的機會
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今年2月25日在《財經》雜誌主辦的「第5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中國現有的養老金基礎並不太好。
周小川表示,中國養老金有比較大的缺口,國家統籌安排的養老金只能「保基本,不會太高」。而中國新推出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激勵機制偏弱,現有個人所得稅還存在一定缺陷。
周小川針對企業配合個人養老金制度意願不高的情況,直言中國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障資金數量並不少,前幾年繳納比率是20%,這個水平使得企業的成本負擔過重,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後來雖然調降4個百分點,但16%在全球也是相當高的水平。
周小川強調,不要認為養老問題還有拖延的機會,以後再做選擇會更艱難;國際上多數國家預籌養老金的總量佔GDP的50%-100%,有的國家佔比超過100%,中國這個比例較低,約在10%以下。
從周小川的言論可以看出,中國的養老金缺口不斷加大,養老危機步步逼近。
養老危機和人口危機共振
中國官方正計畫逐步和分階段提高退休年齡,以應對人口迅速老齡化。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表示,官方正著眼於一條「循序漸進、靈活差異化的提高退休年齡的道路」。這意味著最初將推遲幾個月,隨後將逐漸增加退休年齡。
官媒《環球時報》報導稱,年輕人可能要多工作幾年。
中國官方尚未正式宣布改變退休政策,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文章《中共想延緩各種危機爆發 但對一個危機沒招兒》指出,真實的人口數據是經濟研究和經濟政策制訂的最根本依據,數據失真讓經濟學界無據可循,也令經濟政策的制訂進退失據。人口危機早已經爆發,中共無力應對。
2013年1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的人口在相當長時期裡首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這意味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而人口危機和養老危機產生共振,即出生人口減少、繳納養老金的人數隨之逐年減少。養老金預算的壓力正在升級,這使決策者更加迫切地需要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每名退休人員由五名在職的職工供養。該比率是十年前的一半。
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表示,目前的養老金制度依賴於不斷減少的活躍勞動力來為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支付養老金,這種制度是不可持續的,需要進行改革。
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31個省級轄區中有11個存在養老金預算赤字。中國科學院此前發布報告,預計到2035年,養老金體系將用盡資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