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犬」這一典故,出自《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圖片來源:Pixabay)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他人以「喪家犬」這個詞來罵人,若有,你當時聯想到了什麼呢?流浪狗?被丟棄的狗?住家被毀壞的狗?其實,「喪家犬」最早是用來形容孔子的。沒錯!就是大名如雷貫耳的「至聖先師」孔子。這一典故出自於《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今天就一起來了解為什麼孔子會被說成像「喪家犬」。
提及孔子,無人會否認他是一位有道德學問、學而不厭、有教無類、傳遞正統文化的聖人。這樣一位古道熱腸的優秀之人,無權勢,亦無厚實家財,但卻敢批評權貴者,亦周遊列國到處進行遊說,盼上位者能安定萬民、恢復周公之治。就是這樣一位心心念念著蒼生又顛沛流離、受到朝朝代代推崇且給世界帶來震撼的孔子,和「喪家犬」聯繫上了。
「喪家犬」這個典故的原文如下: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這段話的大意是:
孔子來到了鄭國,跟弟子走散了,遂一個人站立在外城的東門。鄭國人看見了,便對子貢說道:「東門有個人,他的前額似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鄭子產,但其腰部以下不及大禹三寸,不得志的失意模樣,如同一隻喪家狗。」
子貢後來如實的把鄭國人說的這段話告訴了孔子。孔子高興的笑說:「對我樣貌的形容,不一定對,但說我像似喪家狗,說得沒錯!」
生活在禮崩樂壞的年代的孔子,在眾人眼中,是嚮往恢復西周的禮樂之治、一生致力「克己復禮」這一大理想的偉人,但透過鄭國人所言的「喪家之狗」四字,讓人看見了孔子面對他人對自己評價的可愛回應。
針對鄭國人提及自己像唐堯、皋陶、子產、大禹,孔子似乎很不認同。那麼,這些人又是誰呢?其實,這四人分別是遠古聖明的堯帝、正直的刑法官皋陶、被視為「宰相典範」的子產,以及治理洪水有大功的大禹。令人有些訝異的是,當孔子被鄭國人點評說這裡長得有點像那位,那裡長得有點像這位,提及的對象通通都非俗人時,卻無法獲得孔子的認可,反倒是在被形容如喪家犬這一事上,孔子卻能歡喜的笑了。
其實,鄭國人所言,我們無法知悉究竟跟事實說得吻不吻合,但眾所周知的是,孔子的身高的確讓他「鶴立雞群」。根據《史記》所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這話說的是孔子的身高絕對高於一般人,故稱為「長人」。此外,根據古人思想所示,聖人多少會存在一些「異像」,甚至是「理應」存在一些不同之處。換言之,孔子這一位作《春秋》的大學問家、堅守道德規範的偉人,鐵定是跟普通人長得不一樣。
其實,無論孔子是長得如明代《孔子燕居圖》中的樣貌,還是如《夜航船‧卷十三‧容貌部》所載的那樣,擁有反首、窪面、月角、日準、河目、海口、牛唇、輔喉、駢齒、龍形,龜脊、虎掌、翼臂、隆鼻等等奇特的「四十九表」,他對世人而言,是姿態奇偉的,同時是難以企及的理想主義者、行動主義者,亦是知識分子的絕佳典範。
「喪家之狗」一說,讓我們看見孔子這一位千古聖人調皮、豁達、可愛的一面。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