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攻臺意圖(下)(圖)
2022年8月4日,中共軍機飛越福建省平潭島,這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島嶼之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9月28日訊】在這篇評論中,我將結合上文提到的弗拉維爾和阿什沃斯.海斯的文章,從三個方面討論習近平的攻臺意圖:意願、實力和代價。
弗拉維爾教授認為,不是中國經濟衰退而是外部挑戰,更有可能讓習近平對臺灣採取猛烈動作。他的根據是,中共歷屆領導人在遇到國內重大問題挑戰時,都沒有通過發動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對此,我的看法是:弗拉維爾教授恐怕忽略了習是一位不理性的獨裁者,他的決策風格充滿專斷、偏執和隨意性。他決定的東西,圍繞他的yes-men誰也不敢質疑。目前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習可能空前不理性,對內更多疑,對外更具侵略性。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地圖事件就是一件極具侵略性,四面樹敵的愚蠢行為。但習可能要用這種不理性行為宣示中國強硬對外的意志和決心。
而阿什沃斯.海斯的文章認為,經濟衰退會是中國發動對臺戰爭的主要因素,而中方明明知道打不過美軍,但也要打,因為無法接受統一臺灣的機會最終消失的事實,也無法容忍中國的影響力高峰期過去而不採取行動,任憑機會從自己手中溜走的作為。阿什沃斯.海斯的這一視角,似乎更符合習近平的習慣性的不理性思維。我傾向於用他看臺灣問題的視角看臺灣問題。從這個視角出發,我對習近平的攻臺意圖有如下看法:
先看習近平的攻臺意願。習近平從上任以來,兩岸統一就成為他念茲在茲的使命。對他而言,解決臺灣問題是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他自己的執政使命,他把完成這個使命,看作是超越毛澤東的最重要指標,也是他之所以不顧天下罵名,一定要當終身領袖的根本原因。有分析把習近平要兩岸統一和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分開來看,認為為了後者,習會讓前者服從於後者。這是不對的。習近平的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來包括兩岸統一,對他而言,沒有兩岸統一,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對兩岸問題的立場從未退縮過,以後更不會退縮。現在文統不行了,就用武統。他毀滅了香港的一國兩制,或許就是為武統臺灣而掃清障礙。
至於武統臺灣的實力,毫無疑問,習近平掌控著中國歷來最強的軍隊。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軍費支出國,2022年軍費支出估計為2920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了4.2%。習近平還提高了海軍和空軍的地位,增強了海陸空立體作戰的能力。美國五角大樓因此而坦言,中國在一些領域的能力已經超過了美國軍隊,包括造船、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但就總的軍力而言,中國軍隊顯然不及美軍。中國除了在軍隊人數和軍艦數量上超過美國,其他包括航母、戰鬥機、核潛艇等都有很大的差距。儘管習近平確信,美中兩國的軍力平衡已經發生了對中國有利的變化,但中國軍隊內部的對臺作戰意願,卻讓習很不滿意。最近,中國火箭軍軍頭的大換班釋放了一些極不尋常的信號,幾乎可以肯定,習近平正在軍內大規模清洗與他對臺理念不同的勢力。
最後就是攻臺的代價。弗拉維爾教授認為,如果領導人發起一場轉移注意力的危機或戰爭,但未能產生預期結果,他們就有可能加速政府垮臺。這和一直以來普遍流行的觀點相似,即習近平如果冒險向臺灣開戰,會付出外交和經濟的巨大代價,可能會引發美國甚至西方聯盟參戰,從而嚴重動搖習氏江山,因此習近平不會輕易對臺開戰。在我看來,這是理性思維者的看法。習近平目前空前虛弱,空前敏感,空前不理性。習的虛弱不是權力控制的虛弱,而是習近平的內心沮喪,親手提拔的親信要麼是被美色、金錢所誘,要麼就是怯戰,對他嚴重不忠。在這種空前不理性的心態下,要攻打臺灣,隨時有可能。
習近平對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是,他是一個非理性的獨裁者。他雖然攻臺意願很強、但總體實力不夠,要付的代價太高,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對一個理性思維決策者來說,他可能知難而退了。但習近平不一樣,即便會失敗,他也要打。他無法控制內心要武統臺灣的衝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