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該怎麼哄?90%的父母都做錯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教育孩子可是一門大學問!有時候,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能會影響孩子們一陣子甚至是一生。所以說父母們,切記,嘴下留情,有些話就算教育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不利於養成孩子的是非觀和行為習慣,也千萬不能說!
1、吃藥不苦、 打針不疼
不管是喂藥還是打針,總看到有些父母這樣跟孩子說:「寶寶乖,吃一口,這藥是甜的。」「別怕,打針一點都不疼,一下子就好了。」
家長想要孩子乖乖打針、吃藥,但不要為了哄孩子,用謊言來讓寶寶接受。有了第1次、第2次,等第3次再要寶寶乖乖聽話,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家長要給寶寶一個心理緩衝和安慰,告訴孩子:「打針有一點疼,但堅持一下馬上就好了。」也可以打氣:「如果你忍住不哭,一定是個勇敢的寶寶。不過哭了也沒關係,有媽媽在。」
2、等下次、等以後
「媽媽,我們去公園玩吧?」
「等下次有時間了,我們再去!」
「爸爸,你這周答應陪我去放風箏的!」
「爸爸這周要加班,等下次吧......」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忙,就把答應過孩子的事情,推延到下次或者以後,然而卻再也沒有下文了。父母的自身行為是最好的教養方式,如果父母對孩子總不遵守承諾,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行為嚮導。
3、千萬不能告訴媽媽
「這是奶奶給你的零花錢,千萬不要告訴媽媽!」
「走!爸爸帶你去吃冰激凌,但要保密,不能告訴媽媽哦!」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庭也會分配紅臉和白臉的角色,有嚴格、有關愛的教育方式沒有錯,但對於媽媽制定的有些規定,不建議其他家人隨意打破。因為觀點不一的教育方式,不但教孩子學會撒謊,影響自制力的培養,也會妨礙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
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其他家長可以徵詢媽媽的同意之後,再和孩子一起做。
孩子充滿童真,會問些千奇百怪的問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爸爸,人為甚麼不能飛呢?」
「等你長大就懂了!」
這種回答不但沒有滿足孩子的求知慾,還會阻礙他們繼續探索的慾望。
5、你是最聰明、漂亮、帥氣的孩子
每當孩子穿上一件新衣,家長總忍不住的誇讚:「我閨女最漂亮了!」「我兒子最帥了!」
孩子把搭好的積木向媽媽展示,媽媽馬上說:「好厲害呀,我兒子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寶貝!」
表揚鼓勵孩子本沒有錯,每個孩子在自己父母眼中都是最好的。但是,容貌是會隨著時間而發生改變,隨著交往的擴大,孩子會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聰明,如果有一天聽不到這些稱讚,那麼他一定不自信。
當孩子表現出色的時候,家長不要只用聰明來表揚,還要肯定寶寶的努力和付出,希望下次可以完成的更好。
6、媽媽不喜歡你了、不要你了
媽媽們面對嚎啕大哭的孩子而手足無措的時候,總會拋出帶有威脅的話:
「不要再哭了,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我們家沒你這樣的孩子!不要你了!」
這種說反話的表達方式的確對寶寶很奏效,但同時也會讓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
依戀關係遭到破壞,孩子就會出現行為退縮、敏感、自卑、多疑、情緒不穩定等表現。
7、乖,不用你幫忙
吃完飯,孩子想幫你收拾碗筷,你趕忙跑過去說:「別動,還是媽媽來吧,不然又摔碎了!」
看你在大掃除,孩子也拿起掃帚幫忙掃地,你忙搶過來說:「乖,不用你幫忙,一邊玩去吧!」
這樣做,不但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容易讓他們養成依賴的習慣。
當孩子願意主動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要多支持鼓勵。即使孩子這次沒有做好,家長要委婉的指出不足之後,交代方法和技巧,鼓勵孩子下一次做好。
8、我這可都是為你好!
很多家長為孩子從小就做各種選擇,比如興趣才藝班等等。當孩子不滿、不好好學習、不去上課的時候,家長總會說一句「我這是為了你好!」
毫無疑問,家長的動機都是好的,但實際結果並不理想。孩子會因為這句話背上無形的壓力,有些還會變的逆反。
興趣才藝班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進行選擇,如果家庭中沒有懂樂譜的,就無需強求寶寶在音樂上有超強的造詣。
責任編輯: 明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