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左)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公布副手人選為藝人賴佩霞(右)。(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9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9月14日,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宣布他的總統選舉副手人選為女藝人賴佩霞,她也是首位投身台灣大選的演藝圈人士,消息一出震撼各界。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4日則出發前往美國訪問。
據中央社報導,郭台銘14日上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召開記者會,宣布將與他一起到中選會申請為正、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的搭檔就是賴佩霞。而賴佩霞也是在日前爆紅政治幕僚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飾演「公正黨」總統候選人,從政劇情鏡像反射到戲外成為現實,跌破一眾眼鏡。
郭台銘在記者會上表示,「賴佩霞女士是萬中選一的最佳人選,是我選擇競選搭檔的唯一人選。我將倚賴賴佩霞的女性視角,為台灣打造更公平且對等的兩性文化。藉由賴佩霞女士的溝通技巧,凝聚台灣社會的集體共識,讓台灣不再充滿內耗與衝突,走向團結、更加茁壯。」
「這次總統大選是台灣的關鍵轉折點,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郭台銘強調,他是一位具有近50年產業經驗的企業家,搭配賴佩霞、一位優秀且全方面的作家與心靈導師,兩人都沒有任何政治包袱,深知民間需求,並渴望為民服務,「我們將成為『最強組合』,將台灣打造成耳目一新的新氣象。」
賴佩霞也表示,自己專長是溝通、協調,接下來首先要與內部人員溝通、與媒體溝通、與在野黨溝通,而最重要的是與全國民眾溝通,她的任務就是落實郭台銘「整合在野」的心願。
另外,第58屆金鐘獎入圍名單於今天下午公布,賴佩霞以《人選之人—造浪者》總統參選人林月真一角,入圍「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公開資料顯示,賴佩霞的兒媳是藝人隋棠,在兩岸擁有高知名度,女兒謝沛恩同樣也是藝人。賴佩霞早期是翻唱西洋老歌的歌手,偶爾參與戲劇演出。她說過去三十多年都在念書同時研究心理學,曾赴中國廣州暨南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也曾在美國哈佛甘迺迪學院高層管理教育公共領導力結業。
賴佩霞是否放棄美國國籍?
值得注意的是,台美混血兒的賴佩霞擁有台灣和美國雙重國籍,依照台灣的《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具有外國國籍者不得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對此,郭台銘辦公室表示,目前已聯絡律師協助,將盡快安排放棄美國國籍程序;賴佩霞也透過經紀人回應,會盡快辦理。
根據中選會公告連署參選正副總統的相關時程,9月13日至17日間受理申請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9月19日至11月2日受理連署書件,11月14日前公告總統、副總統選舉連署結果。
法定連署門檻為最近一次總統大選選舉人總數1.5%,2020年總統選舉共1931萬1105選舉人數,因此合格連署書至少需達28萬9667份才可登記。
郭台銘是否能扭轉頹勢?
據了解,72歲的郭台銘自8月28日宣佈獨立參選以來,他目前在各項民調中均落後另外三名候選人,包括民進黨的賴清德、民眾黨的柯文哲及國民黨的侯友宜。
BBC引述專家分析指,郭台銘選賴佩霞為副手是「好棋」,其知名度及親和力短期內有助提升郭的聲勢,但長遠而言選情難以逆轉。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也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賴佩霞在《人選之人》吸引到年輕族群喜愛,短期聲量極具話題性,但台灣總統選舉副手很難撼動選票。他認為郭台銘缺的是導演而非演員。
「所謂的演藝圈人士進入到政治圈,在台灣相對保守的社會,能不能夠真的讓大家放心?台灣畢竟不是美國,美國有里根,但是賴佩霞並不是里根、也不在美國。」翁履中說。
侯友宜出訪美國
另一方面,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14日啟程赴美進行為期8天訪問。侯友宜出發前在機場對媒體表示,此行將訪問紐約、舊金山、華盛頓等城市,會晤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並拜會政界、智庫、科技業以及僑界。
侯友宜強調,美國是中華民國最堅定的盟友,他將堅守民主、自由的價值,共同為維繫印太區域的穩定和平而努力,從過去到現在,雙方在軍事、戰略上有密切合作,在經濟、貿易、科技產業、人才交流等方面更有著深刻的關係。他也期盼美國能夠持續對穩定台海和平給予更多關注,並協助台灣在印太區域的經濟貿易參與。
而在侯友宜訪美前,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表示,侯友宜在兩岸、國防、經濟及外交四大議題上立場模糊,可預料他此行將面臨許多困難及挑戰性的問題。
彭博社報導也指出,侯友宜在兩岸問題上無法提出大方向政策。「侯友宜從未清楚交代其兩岸立場,以及未來將如何確保台海的永續和平。這次侯友宜訪美會遇到許多挑戰。」
而另一位在野的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近日接受彭博專訪時談及兩岸立場,柯文哲表示,現階段維持現狀是唯一的選擇,美國不會讓中國和台灣統一,中國也不會接受台灣獨立。因此在現階段談統獨議題是沒有意義的,「維持現狀就是台灣最大的共識。」
對於要如何化解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柯文哲提出 「嚇阻與溝通」策略。他解釋說,台灣如果沒有自我防護能力,就沒有資格坐在談判桌上。雖然無法在軍事上與中國抗衡,但也需要讓中國明白,攻擊台灣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除了嚇阻外,他強調溝通可以減少雙方的誤解和不斷上升的敵意,從而降低戰爭風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