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氣與邪氣?(圖)


《淮南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詮言》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內便於性,外合於義,循理而動,不繫於物者,正氣也。重於滋味,淫於聲色,發於喜怒,不顧後患者,邪氣也。

[大意]內心的想法符合天性,外在的行為符合義理,遵循事理而行動,不受外物的牽累,這就是正氣。熱衷於滋味,沉溺於聲色,喜怒無常,行動不考慮後果和以後的禍患,這就是邪氣

君王如果喜歡運用智術,就會違背時勢而放任自我,拋棄道理而運用心計。天下的事情廣博、繁富多樣,而人的智術淺薄狹隘,用淺薄的智術去應對眾多事情的需要,這是不可能處理好事情的。只想依靠個人的智慧來辦事,失誤一定很多。所以喜好智術、崇尚智術,會走入窮窘的境地。崇尚勇武,就會輕視敵人而忽視防備,自以為了不起而拒絕他人的幫助。用一個人的力量去抵抗強大的敵人,不憑藉眾人的力量而只憑自身力量,必定承受不了。所以崇尚勇武是危險的。喜歡施舍,但無一定的標準和固定的名分,上面的分配沒有標準和名分,下面的奢望就沒有止境。增加賦稅以充實國庫,這實際上是與百姓過不去。但是如果賦稅收得少,施舍卻又多,國庫的財錢數量就不足以供給。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喜歡施舍,是招致怨恨的做法。

因此,仁、智、勇、力雖說是人的美好才能,但不足以治理天下。由此看來,僅靠才能是行不通的,而道術卻是可以遵循和發揚的。

聖人憑心處事,而一般人放縱私慾、以物慾行事。君子行正氣,小人以邪氣行事。內心的想法符合本性,外在的行為符合義理,遵循事理而行動,不受外物的牽累,這就是正氣。熱衷於滋味,沉溺於聲色,喜怒無常,行動不考慮後果和以後的禍患,這就是邪氣。邪氣與正氣互相損傷,嗜欲與天性互相危害,兩者不能同時存在,一方樹立,另一個就得廢棄,所以聖人是消除嗜欲而順從天性。

眼睛喜看美色、耳朵喜聽音樂、嘴巴愛嘗美味,接觸這些東西就喜歡上它們,不知利害如何,這就是嗜欲的害處。貪吃暴食不利於身體安寧,聽淫聲不合於大道,看美色不利於天性。口、耳、眼爭著接受慾望,而能制約它們的是義理,即心。割除毒瘡不是不痛,喝下有毒性的藥湯不是不苦,但是病人願意忍受,這是因為對身體健康有幫助。渴了喝下生水很痛快,餓了大吃一頓很愜意,但是人們不這樣做,是因為對身體健康不利。這四種情形,耳、目、鼻、口這些器官是不知取捨的,只有用心才能夠控制它們,讓它們適可而止,各得其所。由此看來,慾望不可放縱,以物慾行事是不行的,這是顯而易見的。

大凡修身養性保養身心,坐臥要有節制、飲食適當、平和喜怒、情緒和諧、動靜得宜,使自己的每個部分都能正常發揮作用,這樣邪氣就很難入侵到你的身體中來,就不會因擔心瘤疵產生、毒瘡發作那樣預先做好防備而勞心費神!能盛下整頭牛的大鼎,湯水沸騰時,蚊蠅是不敢靠近的。崑崙山出產的美玉紋理精細,塵埃污垢不能沾污它。聖人無去之心而心無醜,無取之美而美不失。所以祭祀只是為了思念親人而不是為了祈求神靈降福,宴請只是為了對賓客表達敬意而不是為求回報,唯有不汲汲追求才能得到想得到的東西。

(待續)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