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詮言》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得道則愚者有餘,失道則智者不足。
[大意]掌握道的人,即使是顯得愚笨的人都會感到獲得無窮的力量。沒有掌握道的人,即使是聰明人都會感到力不從心。
人沒有不推重張揚自己的長處,而掩蓋看輕自己的短處的。因而常常沉醉得意於其自以為的長處和優點,而掩飾遮蓋其短處和缺點。值得推重張揚的長處往往因表現出來而顯得有具體特徵,而那些短處缺點因被掩飾遮蓋而不為人所見。
然而正是由於張揚長處,而招致禍害:虎豹的強力而招致人的射獵,猿猴動作敏捷而招致人的捕捉。如果一個人能重視其短處而不張揚其長處優點,就可以和他談論最高深的道理了。
自信的人是不能用誹謗讚譽來改變他的意志的,知足的人是不能用權勢利益來誘發他的慾望的。所以通曉天性的人不會去做天性所不做的事情,通曉命運的人不會擔憂命運本身所無法左右的事情,通曉道的人沒有外物能夠攪亂他內心和平的。
詹何說:「還不曾聽說過自身修養很好而國家治理得很混亂的,也不曾聽說過自身修養很差而國家治理得很好的。」矩尺本身不正就不能畫出方形,圓規本身不標準就無法畫出圓形。自身的修養就像上述說的矩尺圓規,沒聽說過自身不正直而能使別人端正的。
(註:詹何,楚國術士,善術數,具有「不出戶,知天下」的能力。)
溯源天性、端正心術、理順好憎感情、調適情性,那麼治國之道就通暢了。守住天性的本源就不會被禍福迷惑,端正心術就不會喜怒無常,理順好憎感情就不會貪求那些於本性無用的東西,調適情性慾念就不會沒有節制。不被禍福所迷惑則行為就能動靜循理,不喜怒無常賞罰就不會出偏差,不貪求於本性無用的東西就不會因物慾而傷害本性,慾念有節制就可怡養天性而知足。這四個方面,不需要向外界求得,也不必藉助別人的力量,只須立足自身、返回自己的本性就能得到。
天下的事情是不能單憑智謀來管理的,也不能單靠聰明就能認識清楚的,更不能只靠人的本事來治理的,同樣不能只以仁術就能使人歸順的,單憑強力取勝更不可能。智謀、聰明、本事、仁術、強力這五項都歸屬人的才能範疇,但如果只有這些才能而德行不高,就不能做成每一件事情。只有德行修養好了,這五項才能也就隨之能發揮作用。反之只強調突出這五項才能,那麼德行修養也就被忽略了。
所以掌握道的人,即使是顯得愚笨的人都會感到獲得無窮的力量。沒有掌握道的人,即使是聰明人都會感到力不從心。這就好像要泅渡水流而沒有游泳技術,即使身強體壯也一定會沉沒的。而有了游泳的技術,即使身體瘦弱也一定會順利渡過對岸,更何況是坐於舟船之上渡水呢!
(待續)
責任編輯: 申思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