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提出「定時炸彈」說 中國經濟是被唱衰的?(圖)


中國的數據顯示金融和經濟都堪憂,這是外界唱衰的嗎?(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看中國合成)

【看中國2023年8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談到中國經濟狀況形容是「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中國官媒馬上反駁稱,唱衰中國會碰壁。不過,中國的數據顯示金融和經濟都堪憂,這是外界唱衰的嗎?

拜登:中國是一枚「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

美國總統拜登8月10日在猶他州帕克城(Park City)的一個競選籌款活動上,提到了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失業率飆升到歷史記錄和老齡化日益嚴重等問題。

拜登認為,中國經濟等許多方面有挑戰,並稱中國為一枚正在「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並且拜登說,中國「有一些麻煩,這很不好,因為那幫壞傢伙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做壞事。」

在今年6月,拜登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籌款集會上就直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一個「獨裁者」。而當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高級官員在那前後陸續訪華,拜登的言論給中美緊張的關係又蒙上陰影。

拜登8月10日講話時還向聽眾保證,他正在尋求與中國保持「理性關係」。他說,他並不想傷害中國。

中國官媒新華社8月11日發表題為「唱衰中國,只會在事實面前反覆碰壁」的評論文章,文中稱,「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發展......中國宏觀政策工具箱裡仍有足夠的選項。」

新華社在文中還認為,唱衰中國的論調「是意識形態的心魔在作祟.....阻礙中國發展的腳步。」

中國自身麻煩多 官媒多次指責是西方唱衰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當地時間4月19日發布《2023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預測印度將在今年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屆時印度人口將達14.286億人。

外界關注中國將失去人口紅利,進而影響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官媒中央電視臺(央視)當時則表達了強烈的不滿,稱西方媒體報導中國人口數量被印度趕超,利用這一話題唱衰中國並鼓吹脫鉤。

央視措辭犀利的評論說,西方媒體的潛台詞是,中國的發展陷入大麻煩,當中國的人口紅利消失時,中國經濟將衰退,全球經濟也將受到影響。

並且央視把譴責的準星瞄準美國,指責「美國加緊遏制中國發展,鼓吹進一步脫鉤,從聯合國報告中找到了新的炒作點。」

在2022年,中國人口數量六十年來首次下降,這一歷史性轉折將迎來國民數量的長期下降,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有專家曾指出,中國正面臨著遠遠超出北京當局和國際社會想像的人口危機。並指這一趨勢將長期拖累中國房地產市場,而房地產市場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美緊張關係未來難調和 北京或升級台海危機

隨著美中緊張關係和技術競爭日益加劇,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行政令,詳細說明瞭其計畫限制美國主體對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進行投資,以維護國家安全。

在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8月11日研討會上,專家們指出,雖然行政令有待完善,但仍會觸發美國盟國及合作夥伴的跟進。

前美國國安會負責國際經濟和競爭力事務的資深主任哈瑞爾(Peter Harrell)在研討會上分析說,該行政令的影響已經凸顯,即外資正在加速逃離中國。

華盛頓的燈塔全球戰略諮詢公司印太業務負責人賽耶茲( Eric Sayers)同樣認為,行政令的出臺向美國盟友及合作夥伴釋放了強烈信號。他說,正如去年十月美國商務部出臺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規則後世界的反應那樣,美國的合作夥伴還會以同樣的方式推進。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歐盟正在仔細研究美國最新行政令,並「期待在這一議題上繼續合作」。

英國《金融時報》也援引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英國也在持續評估部分投資案附加的國家安全風險。

密切關注中美競爭的專家表示,中國國內的困境引發人們擔憂,北京當局可能會通過升級與美國因臺灣問題發生戰爭的風險來轉移重心。

據美國之音8月11日報導,2015到2016年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的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表示:中國「可能會在短期內採取更加咄咄逼人的行動,以在仍有機會的情況下鎖定收益。」

布蘭茲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全球事務教授,著有《危險地帶:即將到來與中國的衝突》(Danger Zone: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一書。

布蘭茲說:「這就是為什麼臺灣戰爭的危險在這十年中是最高的,因為中國將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軍事能力,同時它的經濟達到頂峰並開始衰退。」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 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副總裁兼高級主任馬修·克羅尼格(Matthew Kroenig)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看不到現實,他不明白經濟正在衰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