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修行而不求善名(圖)
《淮南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詮言》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由其道則善無章,修其理則巧無名。」「君子修行而使善無名,佈施而使仁無章。」
[大意]「遵循道,那麼就不會張揚顯示自己的長處優點。遵循理,那麼巧詐就不會顯示。」「君子努力修行而不謀求善名,施恩他人而不到處張揚自己的仁愛。」
天下並不是沒有誠實的人,但面臨分配錢財、貨物時就一定要用籌碼來確定份額,這是因為人們認為人雖有公平之心,總不如無心客觀的籌碼來得公平可靠。天下並不是沒有廉潔的人,但看管珍貴寶物的人一定將門窗關好,並加上密封條,這是因為人們認為人不管怎樣廉潔都是有慾望的,總不如原本就沒有物慾的門窗封條來得廉潔可靠。
別人如指出這人的小毛病,這人就會怨恨人家,但如果是鏡子清楚地照出了這人難看的地方,這人就會認為這鏡子是一面好鏡子。人如果在和外物接觸時能像對待鏡子的態度一樣不摻雜一絲一毫的私心成見、個人的好惡情感,就不會受到外物的拖累了。
公孫龍善於辯說、言辭美妙卻擾亂了名實關係,鄧析辯說乖巧卻搞亂了法律問題,蘇秦善於遊說而喪身。遵循道,那麼就不會張揚顯示自己的長處優點。遵循理,那麼巧詐就不會顯示。所以,用巧詐來鬥力的,常常是以明爭開始、而以暗鬥陰謀結束;以智慧來治國的,常常是開始治理的好、而以混亂不堪結束。讓水往低處流,你不用干涉它,它就能做到。但要使水激揚而往上噴湧,不用機械、巧妙的技術是做不到的。所以也說明一旦文飾、花頭花腦的東西佔上風,那麼質樸也就被掩蓋了。姦邪機巧被施用,那麼正直也就被遏制了。
德可以用來自我修養,而不能使人暴虐。道可以用來治理自身,而不能使人昏亂和行為敗壞。即使有做聖賢的資質和道德,但如沒遇上殘暴動亂的世道,道與德也只能用來保全自身,而不能靠它們成就霸業和王業。
商湯、周武王之所以能稱王天下,是因為遇到了夏桀、商紂那樣暴虐的時代。夏桀、商紂不是因為商湯、周武王的賢聖而殘暴無道的,而是商湯、周武王遇到夏桀、商紂的暴虐無道才得以稱王的。所以即使是賢明的帝王,也必須等待一定的機遇才行。機遇就是指遇到合適的時機能把握住,這並不是用智能去追求所能做到的。
君子努力修行而不謀求善名,施恩他人而不到處張揚自己的仁愛。因此,做到士人行善而人們不知善是從哪裡來的,民眾得到了利而不知利從何處產生的,就是「無為而自治」。
反之,謀求善名就容易導致士人們爭奪名聲,財利有了來源,就容易引起民眾爭奪功勞。爭名奪利的風氣一旦形成,即使是賢明的君王也不容易治理好社會的。所以聖賢大多是行善不留行蹤痕跡、施仁不留名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