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聽懂刀郎,就聽懂了華語樂壇這20年(圖)

作者:河馬君  2023-08-05 05: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刀
羅剎海市 刀郎(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3年8月5日訊】刀郎到底是不是「音樂大師」?

如果我們完整讀完《羅剎海市》的原版故事,或許會發現刀郎新歌對音樂行業真正的意義。

就在人們幾乎要忘記他名字的時候,刀郎帶著新專輯《山歌寥哉》歸來,其中一首《羅剎海市》更是引起了現象級的討論。

《山歌寥哉》是通俗音樂的上佳之作,這幾乎沒有疑問。整張專輯帶有「新民歌」概念,又借用了文言志怪小說的一些內涵,詞曲都引人思考。

不過它的病毒式傳播,主要還是因為歌詞被解讀為影射譏諷那英、楊坤、高曉松等主流歌手——雖然不少媒體也都指出這可能是誤讀,但公眾仍然相信他們最愛的故事:

少年出走,武神歸來,刀郎回來打「恩怨局」,懟臉當年的歌壇大咖,這豈不是爽文中的爽文?

可現實畢竟不是起點小說,刀郎的回歸,未必有那麼多個人恩怨。

更重要的是,解讀刀郎的歌,其實有其更重要的意義所在:真正聽懂刀郎,或許意味著聽懂華語樂壇的這20年。

01被批判的刀郎:20年前的華語樂壇,「誰是馬戶」並不重要

或許注意到這一點的人還不多:原版的《羅剎海市》故事情節,本就和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蒲松齡《羅剎海市》故事的前半段,說的是一位容顏俊秀的青年人馬驥,在從事海上貿易時因為颶風,誤入「羅剎國」的一個村子。

他發現當地人都長得奇醜,幾乎不像人,偶爾有長得像人的,也衣衫襤褸如乞丐。

馬驥用了幾天,才使村民相信自己不是噬人的怪物,進而與他們交流,知道羅剎國最重外貌,極美者可以為上卿,這個山村居民,不少都是因為奇醜無比,父母都認為不祥而被拋棄的人……

馬驥於是前往羅剎國的都城,正好見到了退朝的相國。

這位本該「俊美」無比的相國長得不忍直視,正如刀郎在歌詞裡寫的:「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

羅剎國和中原的美醜是相反的,因此被鄉里稱為「俊人」的馬驥,在這裡醜得驚神泣鬼。

接下來,「音樂」的作用出現了。

一位曾到過中國的行商,發現馬驥唱歌比五音不全的羅剎國樂師強多了,想要將馬驥舉薦給國王,但因為擔心馬驥醜得過於驚悚嚇到陛下而失敗。

直到馬驥以煤塗面作張飛妝,才因為歌曲和見識得到了國王的賞識,只是羅剎國官員因為知道馬驥的妝容是假的,仍然會私下議論和鼓勵他。

刀郎借來《羅剎海市》這個名字,談的是「審美標準」的問題,羅剎國以醜為美,甚至在馬驥委曲求全,以煤塗面故作醜態以後,他們依然不能接受馬驥的「偽飾」。

這是當年刀郎的遭遇嗎?

我認為是的,刀郎不計較是一回事,但刀郎歌曲受到中心化「審美標準」很大的挑戰,則是當年的事實。

當年的樂壇依然保留著中心化結構,那英、汪峰和高曉松,都通過不同的方式進入到了這個「中心」圈子裡。

他們可以品評作品優劣,甚至在獎項評選時不讓當年人氣最熾熱的歌手入圍,因為他們對於「藝術性」有著壟斷式的話語權——

當然,這並不等於那英或者汪峰人品卑劣,這個中心圈子裡換任何人來,結果都不會差太多。

因為刀郎是新物種,那英也承認,刀郎的專輯「我們誰也賣不過他」。

正版專輯銷量270萬,加上盜版可能接近2000萬,這樣一個半路出家、沒經過系統聲樂學習,也沒有被「唱片公司—經紀人」工業化體系蓋章的歌手,被視為中心化結構中的一種「異質」,不正常嗎?

太正常了,中心化的封閉結構一定會試圖驅逐這樣的異質,直到新物種的聲勢擴大到無法驅逐。

在此之前,「新物種」要麼選擇融入原有權力結構(比如當年許多民謠、搖滾歌手,比如R&B的周傑倫),成為「舊世界」的明星。

要麼接受排擠,在某些作品大火之後慢慢淡出公眾視野,音樂圈一直是這樣運轉的。

刀郎比誰都清楚這一點,他也嘗試過做一些改變,但因為種種原因,「主流」的圈子始終沒有完全接納過他。

這也讓刀郎沒有太多選擇,如果他堅持自己的音樂是美的,是「有音樂性的」,那就一定有人在「顛倒黑白」。

所謂「恩怨局」,當年刀郎的態度就很灑脫,他甚至親自為「那英說只有農民聽刀郎」的流言闢謠,刀郎也沒有藉著人氣強行留在娛樂視野中,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獎有什麼重要呢,屁大點事。

如今時過境遷,當年的「話語權力中心」都不存在了,大家也都不在乎評獎了……你說刀郎會回來打臉復仇?那格局也太小了,不像他的作風。

從始至終,他面對的都是一個「話語權力中心」,而不是某個人,某件事,他彈劍作歌,諷刺的是「美醜不分、黑白顛倒」的風氣,是與一個世界為敵。

所以誰是「馬戶」,誰是「又鳥」,根本就不重要。

《羅剎海市》寫的是他一路所見的東西,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並不單指一人一事。

正如《聊齋誌異》寫鬼寫狐,本就是為了刺貪刺虐,描繪的事「世相」,是時代的輪廓。誰會去關注狐妖代表哪個人,書生又代表哪個人呢?

02 20年後的音樂市場:去中心化以後,依然需要價值錨

刀郎曾經面對的那個以「唱片公司—經紀人」系統為核心的流行音樂「權威」體系,今天已經徹底瓦解。

新浪潮對刀郎和那英來說都是公平的,這也是所有音樂人必須要過的關卡。

已經過了創作表演巔峰期的那英選擇以綜藝等其它方式維持曝光度,而刀郎依然選擇用創作硬蹚潮水,兩種選擇其實都是合理的。

實際上,刀郎早就在訪談中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當年的衝突是觀點不同,不存在絕對的對錯」——20年後回頭看,楊坤或許有一些不太理性的表達,但那英的發言其實很有意思。

她一方面坦誠在專輯銷量上「我們」誰都賣不過他;另一方面又堅持刀郎的創作一定是有問題的,雖然她自己也無法準確描述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

「審美性」或者說「藝術性」,本身是一個極難量化的東西,同樣是汪峰的歌,你可以讚美它是「人文搖滾」,也可以批評它「毫無搖滾精神」。

學術歸學術,至少在商業領域,「藝術性」確實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誰掌握了更多話語權,誰就是真藝術,這也是刀郎對「圈子」不滿的根源,只要稍微代入一下,我們就能感同身受:憑什麼我的東西就不是藝術呢?

而現在,刀郎從排斥權威,到理解權威,很可能將要成為權威了。傳唱度不是唯一的標準,動輒20億播放的抖音神曲,刀郎就能打得過嗎?如果各類榜單復活,《山歌寥哉》能刷得過頂流愛豆的數據應援團麼?

最終刀郎也需要真切地面對「藝術性」這個無比現實的「軟指標」,音樂,或者說所有的人文藝術作品,都有一種硬核的需求,就是在商業/物質標準之外去錨定自己的價值。

不是說衝垮了中心化結構,擺脫了唱片公司和經紀人系統的控制,這種需求就不存在了。

時至今日,刀郎在歌裡唱的依然是「狗屁高雅」,這是當然屬於他的藝術選擇,我們無從置喙。可是假以時日,等到刀郎被各種認知捧成「大師」、「權威」的時候,他依然會堅持「狗屁藝術性,都是裝X」麼?

最終他也是要尋找價值錨定物的(沒有誰是100%純靠自己的內心作為標準的),這點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03《羅剎海市》故事的後半段:新民歌,華語樂壇的無價之寶?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刀郎他確實壓根就沒打算主動去找什麼「價值錨」。

但他一直堅定地知道「民間」的力量,或者說新民歌的力量——這從他的《山歌寥哉》中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在蒲松齡《羅剎海市》的下半部分,被羅剎國群臣孤立的馬驥告假三月,回到山村,聽說了奇珍異寶雲集的「羅剎海市」,不畏風浪前往,希望有所見識。

在羅剎海市,馬驥結識了出手都是非人間珍寶的東海三太子,娶到了龍女,擁有了常人所沒有的滿足。

這一部分,刀郎在歌裡沒有具體地提到,但他在現實中的經歷卻有些相似。在遠離聚光燈的歲月裡,刀郎遇到了能夠欣賞自己並且兩心相悅的妻子,在「民間」收穫了在「圈內」不會有的靈感和積澱,最終他帶著《山歌寥哉》回到聚光燈下的時候,這才是無價珍寶。

《山歌寥哉》中的南腔北調,嬉笑怒罵,有人說這是「喊麥」的更高形態,這其實有點意思。

我甚至覺得《羅剎海市》民歌的外殼下,湧動著說唱的內核,在中國說唱被過濾掉尖銳和粗鄙以後,民歌其實可以替代說唱的一部分生態位。

因為那些荒涼渾厚的調子本身,就能勾起潛藏在「文明」表層下的激烈情緒,是表達的良導體。

聊齋和山歌都是「形式」,你真讓刀郎闡釋歌曲的深刻內核,他不一定解釋得比前幾天分析歌詞的自媒體好。

但創作者永遠是比闡釋者珍貴的,形式本身就有價值。

就在那英、汪峰的「中心」流行圈不接納刀郎的時候,官方其實很看好刀郎的西域情歌。《衝動的懲罰》獲得中宣部「金唱片」獎;《愛是你我》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真正的主流,是在肯定他的創作方向和頗具民族性的創作形式。

刀郎在港臺的口碑也很有意思,中國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在一次訪談中說過,自己不聽S.H.E,但是會聽刀郎。雖然羅大佑接下來讚美刀郎的聲線,但應該不會真的有人認為,羅大佑只是因為聲線去聽刀郎的歌。

對羅大佑、譚詠麟這樣的港臺音樂人來說,刀郎的作品中一定有什麼他們稀缺的特質: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刀郎取材所用的山歌和古典志怪小說的「形式」打動了這些資深創作人。

或許刀郎就是在走一條最「簡單」的路,就像武俠小說中寫的,心中觀想無數遍達摩尊者像,自然學會達摩劍。

《山歌寥哉》就是初步的結果,向傳統文化借劍這個想法,真是太酷了……

比起「莫欺少年窮」的老橋段,我確實更喜歡《雪中悍刀行》中李劍神大雪坪那一聲「劍來」——萬千劍刃浮空而起,李淳罡向天下人借一劍!

《山海經》《聊齋誌異》《搜神記》《虯髯客傳》……古典文化中還有無數寶藏,哪怕僅僅是作為裝飾性概念出現在音樂中,也可以瞬間照亮一片天空。

當然,只憑《山歌寥哉》還做不到,但其實,這已經是華語樂壇的一條「暗線」,今年熱歌榜上常見到的《精衛》《武家坡2021》《三拜紅塵涼》……他們當然不都是所謂「新民歌」,但同樣都在向中國傳統的意象/母題「借劍」。

所以,刀郎《羅剎海市》的老故事,可能正是華語樂壇的一條新路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微信公眾號「深瞳音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