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習近平和李強靠喊口號怎能激發企業家精神?(圖)

 2023-06-29 22: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多次發聲支持民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多次發聲支持民企。(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本次年會的主題是「企業家精神:世界經濟驅動力」。雖然中國經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但民營企業仍貢獻頗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多次發聲支持民企,但靠喊口號怎能激發企業家精神?

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強致辭時也專門談到企業家精神「就是在創業創新創造上的敏銳眼光、不懈追求和非凡的行動力」。

相關概念是由法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在18世紀30年代首次提出:企業家使經濟資源的效率由低轉高;「企業家精神」則是企業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說,「企業家精神」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的表現方式,是一種令企業發展進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

但是,在中國,企業家精神哪裡去了?

習近平也曾稱,「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也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幹過來的。」

但實際上,習近平希望加強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地位,以更好地控制中國經濟。不然他也不會說出:「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

習近平採取這一策略的原因,或是他認為民營企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企業家過於個人化而不好控制,像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尖銳的批評當局、滴滴出行負責人程維執意海外上市等行為,是不可容忍的。

這一策略的背後,也反映出習近平對政治控制的重視。習近平認為,政治穩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他試圖通過強化國有企業的控制來保證政治的穩定,畢竟國有企業的幹部也有行政級別,甚至要中共中央組織部任命。在習近平看來,這種策略是必要的,因為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了必須要更加「統一」和「有序」的階段,以應對他所說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而李強在入主國務院之後也表示,民營經濟一定大有可為,「各級幹部要真誠地、真心地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對比前五任國務院總理,現年63歲的李強是第一個沒有過中央工作經驗、沒有擔任過副總理的國務院領導。由於履歷不夠豐富,李強只好突出自己的地方工作經驗:「我確實長期在民營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有很多機會接觸民營企業家,和他們交流。」

先「選拔」再「舉薦」,這就是中共式的選舉。習近平將親信李強「選拔」成政治局常委,又「舉薦」為國務院總理。外界對李強一直議論紛紛,對他能否將中國經濟帶上正軌持懷疑態度。

實際上一年已經過半,中國經濟似乎在ICU當中,處於多器官衰竭狀態:失業率持續上升、海外訂單不斷減少、企業大批倒閉、房地產等主要行業持續低迷,社會消費疲軟,通縮跡象越來越多。曾經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所謂三大引擎--投資、出口和消費全部熄火。

急得李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

官方和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中的民營經濟具有「56789」的作用,即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經濟50%的稅收、60%的GDP(國內生產總值)、70%的技術創新成果、80%的城鎮勞動就業,還有90%的企業數量,同時還貢獻了50%以上的工業、50%以上的投資、50%以上的進出口。

國有企業被官方和官媒稱為「共和國長子」,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就發文稱,「國企歷來有‘共和國長子’之說。既然是長子,就應該......說到底,就是要加強黨的領導。」

所以,無論官方口號喊的再響,民營企業只能是庶子。

例如,國有企業擁有豐厚的政府政策和信貸支持,民營企業的借貸成本遠高於國有企業,目前大型國有企業的貸款利率低於1.8%,但許多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高達9%。民營企業的貸款如此「昂貴」、遭受如此嚴重的歧視,企業家怎麼「精神」得起來?

本質上就是營商環境的不斷惡化,尤其民營企業成為待宰羔羊。例如,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時,承諾給民營企業提供了寬鬆的條件和環境。然而,一些企業投入巨資開始運營後,地方政府卻往往以各種理由變臉甚至翻臉,原來的承諾成了空頭支票,一些企業陷入困局。

毛澤東時代開始,中共對於企業家的套路是:「養、套、殺」。對於中共來說,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把可割可棄的「韭菜」。

上面的例子不是個案,是中國存在的普遍現象。已經身陷囹圄的薄熙來,他主政重慶發動「唱紅打黑」運動的時候,很多的企業家被以涉及黑社會的名義抓捕。可能有人說那都多少年的事情了,那麼再說近一點的案例,滴滴出行遭重罰80.26億元人民幣,教育培訓行業被團滅,新東方創辦人俞敏洪帶員工轉行直播賣貨,河北民營企業大午集團的創辦人孫大午,遭重判後現在還關押著......

以前在商界有這麼一個說法,投資不過山海關。後來這個說法逐漸的往東南方向偏移,慢慢的變化為投資不過黃河以北,現在是投資不過長江以北,說明中國營商環境在不斷的惡化。

中國經濟需要企業家精神,卻沒有企業家精神生存的環境。企業家在無數紅線、禁區、雷區疲於奔命,在夾縫中求生。光喊口號,真的激發不了企業家精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