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表態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圖為加拿大僑界的聲援活動,多位加拿大議員到場聲援。(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接力挺台進入第2天,6個友邦和4個非邦交國連番發言呼籲讓台灣參與。22、23日兩天下來,共有7個邦交國和11個非邦交國發言,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愛沙尼亞首度發聲挺台;馬紹爾群島代表向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喊話:停止政治,讓台灣幫忙。
《中央社》報導,WHA接力挺台昨日進入第2天,愛沙尼亞首次發言聲援台灣。愛沙尼亞健康部長西庫特(Riina Sikkut)表示:「我們應促進包容及所有夥伴有意義的參與,包括台灣,這將有益於全球健康。」
盧森堡和立陶宛連續兩年為台發聲。盧森堡駐日內瓦大使畢希勒(Marc Bichler)指出,世衛組織(WHO)應多利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台灣,並確保他們能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組織的技術性會議。
立陶宛衛生部長杜爾基斯(Arunas Dulkys)堅定地說,儘管世衛宣布COVID-19緊急狀態結束,但全球緊急公共衛生挑戰的奮鬥仍在持續。因此,他認為,WHO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加入WHA是非常重要的。
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常駐日內瓦大使史卡皮尼(Marcelo Scappini Ricciardi)表示,為了確保未來的合作與團結,全體成員國無一例外地參與是個前提。他說:「這也是為何我的國家巴拉圭倡議台灣作為成員參加WHO,我們會持續對全球公衛提出建議。」
拉丁美洲友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健康福利環境部長普林斯(St. Clair Prince)說,兩國邦交已超過40年,台灣與他們分享資源和廣泛知識、健康照顧經驗及緊急醫療服務。因此,他強烈相信「台灣能幫忙,如果(世衛)能讓他們幫忙」。
海地常駐日內瓦大使維亞爾(Justin Viard)也說,COVID-19大流行揭示全球健康架構的不足,而台灣政府在大流行期間的迅速反應和安排,對全球健康安全的貢獻有目共睹。
維亞爾表示:「海地希望看到台灣參與WHO,成為觀察員,我們住在全球化的世界,經驗需要被分享,我們相信台灣將會帶給大會豐富討論。」他也提醒,排除特定群體將會帶來挫折和衝突,威脅世界的安全與健康。
聖露西亞衛生福利部長熊巴提斯(Moses Jn. Baptis)表示,台灣是該國的珍貴夥伴,而且它對抗COVID-19的經驗對國際社會也很寶貴。台灣願與WHO分享大流行期間建立的模範,共同強化WHO的健康架構。因此,「我們呼籲WHO邀請台灣成為WHA的觀察員,並在所有WHO會議、機制和活動納入台灣」。
太平洋島國諾魯和馬紹爾群島的兩個邦交國也發言挺台。馬紹爾群島健康部長貝將(Joe Bejang)強調,台灣對全球公眾健康有重大貢獻,包括對馬紹爾群島。因此,「我們再次呼籲(世衛)在政策上採取勇敢行動,確保沒有人被拋棄在後。台灣被WHA排除成為觀察員,只會對全球健康網絡帶來傷害。」
貝將向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喊話:「我代表我的國家感謝你的強力領導,也呼應你在宣布解除COVID-19為全球健康緊急事件時所說的,如果我們又回到COVID之前的行事方式,那將會學不到教訓,也會對不起未來的世代。」他呼籲停止政治、停止忽視,聚焦於達成最高目標即全民均健,讓台灣幫忙。
面對巨大的挺台聲浪,中國動員與台灣斷交的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和非洲國家查德,在發言時提及支持一中原則。
矢板明夫:支持台灣是當今世界人心所向
對於台灣不獲准加入WHA,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批評,因政治理由將一個2300萬人的群體拒之門外是非常不智的。此舉也證明「WHO是一個不公不義的團體」。
矢板明夫表示,非常遺憾台灣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仍沒被邀請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因邦交國的減少,今年為台灣提案的友邦比例年要少。此外,在中國及巴基斯坦的阻撓下,台灣加入WHA的提案沒有被列入大會的正式議題中。
矢板明夫指出,雖在日本廣島出席G7會議的國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台灣加入WHO的支持,但這些國家畢竟在聯合國中還是少數,仍有100個以上的國家不願意得罪中國,在金錢的誘惑與政治壓力下,不支持台灣加入。
矢板明夫指出,台灣不能加入WHO是台灣的損失,同時也是WHO的損失。當病毒攻擊人類時,是不分國籍和政治信仰的,防治傳染病的大規模發生是全人類的課題。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容任何挑戰」。矢板明夫認為,事實恰恰相反。支持台灣才是當今世界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發聲挺台的人越來越多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