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梅花上將張自忠。(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忱,山東臨清人,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衞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5月16日,被日軍包圍,戰死於南瓜店。
張自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軍級最高者,被追晉陸軍二級上將,蔣介石委員長親題「勛烈常昭」褒揚。然而,僅僅3年前這位抗日名將、民族英雄還是被國人唾罵的「華北第一漢奸」,並評之:「自以為忠!」那麼,這位先是被「漢奸」汙名所累,繼而又獲得平冤的梅花上將、一代軍魂,究竟有著怎樣的離奇經歷?
忍辱負重 不辯漢奸汙名
1891年8月11日,張自忠生於山東省臨清縣唐園村的望族,1910年畢業後進入天津市北洋法政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自忠轉入濟南法政專門學校,後來加入中國同盟會,在馮玉祥部下從軍。馮玉祥下野後,張自忠又編入西北軍宋哲元麾下。
1933年,日軍侵占山海關,熱河吃緊,平津危急。3月,張自忠所在的二十九軍在喜峰口奉命阻擊日軍。當時裝備數量不足,張自忠組建大刀隊,趁著月黑風高,越過長城,突襲日軍營地,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一個大隊,挫敗日軍的囂張氣焰,日媒稱「名譽盡喪於喜口峰外」。一戰成名的張自忠榮獲青天白日勛章,一時間婦孺皆知,成為天下聞名的抗日英雄。為此,還有了〈大刀進行曲〉這首歌。
1935年,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宋哲元出任委員長,轄河北、察哈爾兩省和北平、天津二市,張自忠任該委員會委員、察哈爾省主席,後改任天津市市長。由宋哲元委派,訪問日本,與日軍談判,被國人視為「媚日」之舉。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第二十九軍在平津與日軍血戰,軍部被日軍攻破,佟麟閣副軍長和趙登禹師長殉國。為了保全戰鬥實力,二十九軍主力撤出平津,以取得緊急北上的5個甲種師的支援。與此同時,為了疏散和安置沒能隨軍撤離的軍人家眷,為了京津不受重大損失,也為了收殮沙場上的官兵屍體,宋哲元任命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京市長,與日本人周旋、緩衝,拖延時間。
這期間,張自忠與日本人周旋的行為被輿論誤解為逼宮奪權,附敵為逆。在國人的眼中,他從民族英雄成了親日漢奸。張自忠為顧全大局,奉命行事,代宋哲元受過,忍受「漢奸」罵名,不做辯解。
日本人拉攏張自忠被拒絕後,就在報刊媒體上大肆宣傳,稱張自忠留下是為了中日親善,是日本人的朋友等等,國人誤解更深,報刊每天都有關於「華北特號漢奸」、「變節賣國」的新聞,稱呼他為「張逆自忠」,還送他一個四字評語:「自以為忠!」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