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兒大避母」,下一句看法兩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語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對父母而言,在孩子年幼時,保持親密關係是人之常情。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要有所避諱,因為要讓他們了解男女有別,這樣不僅能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性別觀,對於他們人格的獨立發展也有幫助。
例如對父母來說,小孩長大後,就不要幫他們洗澡、換衣服或是親來親去了,也不要在孩子的面前換衣服,因為這都已經變成「越界」的行為;對小孩來說,除非必要,也千萬不要在父母面前裸露自己的身體。
●兒大避母
1、男孩到了3歲,媽媽就不要幫他洗澡
對小孩而言,第一個最重要的性發展期是在3-6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會具有性別意識,知道父母的性別差異,也容易對父母的性別產生興趣。
2、最晚6歲前,媽媽就要和男孩分房睡
如果媽媽不注意避嫌,還是會抱著孩子睡覺,或是帶著孩子出入異性澡堂,幫孩子換衣服等,就容易激發孩子的依賴心,以及對異性的興趣,造成孩子性早熟。
所以分房睡,最晚不要超過6歲,6歲後孩子就要讀書了,也是個小大人了。這時候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單獨的房間,讓孩子可以好好休息和學習。
3、女性用品要收好放好,盡量別讓兒子觸目能及。
例如媽媽的貼身衣物,還有個人衛生用品等都要單獨存放,不要輕易讓兒子看到摸到。而且即使天氣熱,媽媽的穿著也不要過於暴露。
●女大避父
女孩在成長過程中,因為本身就比男孩柔弱些,所以需要陽剛的父親給女兒做榜樣,這樣女兒會較勇於嘗試,不害怕失敗,因為即使失敗,後面也有爸爸撐腰。這種無形的安全感,在女兒的成長階段,是很寶貴的財富。
只是同樣的道理,當女兒年齡漸長後,爸爸就要開始與女兒保持距離,這樣才不會讓女兒養成依賴的心理。
●另一種說法:女大不避父
這個是現在社會普遍存在的另一種看法。認為父親通常是女兒成長過程中相處的第一個異性,所以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會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觀、婚姻價值觀等!如果父親能給女兒足夠的寵愛、保護,那個女孩的個性就會變得樂觀、勇敢且陽光!
若父親對女兒的態度冷漠、不關心,那樣這樣的女孩長大後,往往比較膽小、懦弱、害羞,不敢與男生互動。所以女兒對爸爸的印象,也會影響她將來對生活的態度,以及擇偶的標準等。只是為了樹立孩子的性別意識,在生理上還是要盡量遵循「女大避父」為好。
總之,親子避嫌,宜早不宜晚,避性不避情。懂得把握在孩子面前行為的分寸,不讓孩子過早受到「性」的刺激,絕非不讓父母接近自己的孩子,這樣對孩子未來的情商發展也會有幫助,在長大後也較能獨立自主,不會成為人們口中的「媽寶」、「公主」。
對於這句俗語,如果你有自己的體會,也歡迎在底下留言,與大家分享。
責任編輯: 舒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