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以隔代指定的方式讓胡錦濤在2002年成為中共黨魁。(網絡圖片)
鄧小平以隔代指定的方式讓胡錦濤在2002年成為中共黨魁,應該主要是出於雙重考慮。首先,胡可以較好延續鄧本人與中共所謂開革派開啟的改革開放路線,通過大規模的市場經濟讓中國融入世界。其次,胡可以維繫中共內部各派系之間的平衡,不至於讓中共這個破敗的龐然大物徹底走向分裂。
作為一個與毛澤東時代決裂的共產黨領導人,鄧心思意念的核心無非就是摒棄毛澤東或中共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的傳統思維,埋頭搞好經濟並極力維護與西方美國的良好關係。
深陷貿易戰的中美關係眼下如何,且看網友Boxhead在北美的留言:南海軍艦險遭撞擊,暴露了兩大國的戰略底線,離攤牌不遠了。參眾兩院與中國割裂的呼聲喧囂,中美從戰略上的良性競爭互惠關係,惡化成了長期戰略對立和短期准戰爭事態。斷交,抗議,經濟制裁。
比江澤民年輕十歲,現在的胡錦濤還不至於衰老到喪失思維的地步。歷史就在他眼前倒退漸漸進入黑暗。人們不禁要問,作為鄧所指定的隔代接班人胡是否確實是心急如焚?記得胡在他退位之前不久是中共近四十年歷史上第一個公開喊出了「準備軍事鬥爭」口號的最高領導人。中共海軍佔領離菲律賓海岸不遠的微小島嶼,這一挺進攪動南海的重大序曲也就是吹響在胡的任期之內。
當胡向美國提出所謂「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議之時,美國政客還不會傻到聽不出胡的弦外之音:中共想同美國拉開一些距離,因為同美國維持穩定的友好關係無異是招來和平演變或一場顏色革命。歐巴馬隨即做出反應把中國排除在亞太自貿區ttp之外。
與江澤民長期擔任技術官僚大學教育屬於民國體系的背景比較,胡錦濤從進入清華的第一天開始就沒有一天脫離過紅色灌輸,讓整個民族都把黨敬為神明就是他的執念和人生的終極目標。從清華團委書記到甘肅水電局處長局長再到團中央書記,胡從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非常不幸地把他鑄就成了「刀槍不入」的紅色黨棍或金剛不壞之身。
過去人們常把兩位胡姓的中共總書記扯到一塊,不過是因為他們都擔任過團中央書記這種相同的經歷,表面上看來是一脈相承的團派。胡耀邦上升到總書記之前閱讀過大量的人文歷史哲學書籍並把這種讀書嗜好一直保持到生命的盡頭。沒有看到過任何描述說胡錦濤擁有博覽群書的嗜好。從這種區別之中,大概就延伸出兩位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人物、一位可以清醒看到黨的生命存活於人民的切實利益之中,存活於遵循歷史的軌跡。而另一位則被「黨性」徹底地聖化魔化,誤認為「紅色」可以脫離人民,脫離歷史凌駕於真理生命和事實之上。
胡耀邦並不是胡錦濤的恩師。推薦小胡回到北京擔任團中央書記的是當時的甘肅省委書記宋平。宋後來官至中共組織部長再升為政治局常委進入權力核心,從而具有了向老鄧推薦接班人的資格。向老胡推薦小胡進入團中央十年之後,宋平再向老鄧舉薦小胡作為接班人,進入中共權力核心既政治局常委。
毋庸置疑,共產黨如何不惜一切代價自救是中共傳統派近十幾年來天天考量的頭等大事。面對中共內部驚心怵目的腐敗和社會上譴責中共的聲音,胡與他的恩師很可能是歸咎於中國與西方美國的走得太近,而不是歸咎於法治的缺失以及黨和中國大陸自身的問題。按照這種思路,中共傳統派為解決問題開出的唯一藥方就是不惜採用任何手段把經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後的中國強行拽回到文革以前的政治形態,拽回到他們記憶之中抗美援朝之後「激情燃燒的歲月」。
最後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老鄧當年為何採納宋平的建議揀選了胡錦濤作為中共的隔代黨魁?籠統來說可以是因為當時沒有另外合適的人選。一方面胡耀邦趙紫陽的相繼失敗讓鄧對中共所謂改革派的「放蕩不羈」心有餘悸,再來一個鋒芒畢露的改革派人物不說中共有可能分裂,鄧對六四民主運動的鎮壓還可能被翻燒餅遭到中共官方的譴責。另一方面,江澤民的上臺與傳統派大員李先念王震的推薦關係密切。一個臨死之前在黨內喊出了尊毛反鄧的口號,另一個也再三正式提醒千萬要與改革派劃清界限。江澤民是不是會切實遵循鄧所開闢的內政外交路線,鄧直至臨死的最後一刻大概也沒有完全放心。
馬上立小胡為儲君具有一石三鳥的功效,一方面對江派明顯構成壓力,另一方面鄧也算是十分巧妙地還了他所欠下的兩大人情。得力於毛周二人的支持,鄧在1974至1975之間有過一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主政國家日常工作的簡短歷史,幾年後鄧再次登頂就是因為中共傳統派的幾位大佬趕走毛所的指定接班人華國鋒,賜給了鄧再次施展拳腳的歷史性機會(鄧當然也是那個時代唯一最佳人選)。小胡不但暗地裡是傳統派宋平的門生,他表面上的幾年團派經歷同時還可以讓中共改革派稀里糊塗地空喜歡一場,空指望等待了十年。
責任編輯: 張雲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