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研究表明,打坐能減少壓力,對憂鬱、失眠、痛苦、焦慮有積極的改善作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位神經腦科學家在Ted演講視頻中說,她經人推薦打坐幾個星期後,發現自己變得更平和,更好地處理生活中棘手的問題,而且更富有同情心和寬容心,也更能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於是她開始通過各種文獻調查研究打坐是否可以改變大腦。目前一些研究表明,打坐能減少壓力,對憂鬱、失眠、痛苦、焦慮有積極的改善作用。還可以增強注意力,讓人在生活中提升愉悅感。
打坐的動作很簡單,幾乎不動,但是卻可以改變大腦和元認知。元認知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麼。當一個人重複一個動作就可以改變大腦,因為大腦有可塑性。目前研究發現:當人重複動作時,腦內的神經元會不斷加強聯繫,相互增進「交流」,所以腦子會發生變化。比如讓一組人像雜耍演員那樣玩扔球和接球,練習3個月後,再用磁共振掃瞄他們的大腦,發現大腦中灰質物質增多了,這有助於敏銳地捕捉移動物體。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這位腦神經科學家決定自己做個實驗,她在波士頓召集了一批志願者,讓他們每天打坐30~40分鐘,實驗長達3個月。在實驗前後用磁共振掃瞄他們的大腦,這些志願者不是僧侶,也不是修道愛好者,他們幾乎沒有打做經驗,也不知道怎麼打做,在科學家的要求下打坐了3個月。經過3個月後,通過磁共振掃瞄發現他們大腦的灰質數量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是他們的大腦前葉也變大,而大腦前葉這部分是負責理解和記憶的,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前葉會變小,萎縮。這也說明為什麼老年人記性差而且不容易理解事物。但是50歲的打坐者的大腦前葉和25歲年輕人是一樣的,這就說明打坐可以防止或延緩大腦衰老。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這些打坐者說不定還有其他愛好,比如吃素、運動等,也許是他們本身的愛好促使他們的大腦發生變化而非打坐引起的。
於是腦神經科學家做了第二個實驗,她召集了一批志願者,讓他們每天打坐30、40分鐘,持續8個星期,並在實驗開始前用磁共振掃瞄他們的大腦,而且實驗中每個星期都用磁共振掃瞄他們的大腦。掃瞄發現打坐者的海馬部分灰質數量逐漸變大增多,大腦的海馬這部分負責記憶,學習以及控制情緒。一些憂鬱患者以及遭受創傷的人的這部分就比正常人少。
另一個變化是在人的耳朵上方的聶頂葉交接區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部分負責移情、共情。最後一個變化是打坐者們的杏仁核變小。杏仁核決定逃跑和戰鬥,人在長時間感受到很大壓力時,杏仁核會變大,反之感受到壓力小的人,杏仁核小。
這裡要注意的是,對於壓力不同的人感受力不同,簡而言之抗壓力程度因人而異,通俗的說法是適應環境能力會發生變化,比如有人在新環境中感受到很大壓力,他的杏仁核變大,但是逐漸適應後他不再感受到壓力,杏仁核就變小了;而有的人適應能力差些,很小的壓力就會讓他鑽牛角尖而且很長時間走不出來,那麼他的杏仁核會越來越大。也許更確切的說法是,打坐能提高人的抗壓能力,從而縮小了杏仁核。
打坐有益身心健康,這不僅僅是打坐者自己的切身體會,也是腦磁共振掃瞄的結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研究表明:打坐有益身心健康,這不僅僅是打坐者自己的切身體會,也是腦磁共振掃瞄的結果。當然,打坐的好處還有很多,但是目前科學只能發現到這些。
由於是實驗,時間只持續了8個星期,但是已經發現人的大腦在打坐中逐漸變化。不妨你自己試試打坐,並堅持下去說不定會感受到很大的身心變化,你的大腦會保持年輕,心態保持平和,成為身心愉悅和利己利人的人。
責任編輯: 申思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