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統蔡英文接見瑞士聯邦國會友臺小組訪問團,與莫利納(Fabian Molina)對談。(圖片來源:臺灣總統府)
【看中國2023年5月4日訊】遠在歐洲3日一則最新消息:瑞士國會(lower house)罕見以97票對87票、8票棄權,同意通過加強與臺灣國會的關係,以深化雙方的經濟、政治、科學和文化交流,並促進民主、和平與穩定。在此之前,「永久中立國」瑞士年初首次進入聯合國安理會,日前更出任安理會輪值主席,瑞士常駐聯合國代表貝里斯威爾(Pascale Baeriswyl)於是被問到:「這是否意味瑞士放棄了其著名的中立性?」
瑞士當然沒有放棄它受國際條約和自身聲明約束的「中立」,但自去年烏俄戰爭爆發,它確實打破了1939年以來,不對任何發生武裝衝突國家提供武器的傳統(它向烏克蘭送出多具反坦克軍武)。此外,它也跟進歐盟對俄羅斯祭出制裁措施。
不過,貝里斯威爾在答覆媒體強調:「瑞士的中立是基於海牙公約,包括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衝突各方…但當我們遇到違反國際法或人權法的行為時,瑞士從沒有漠不關心…這場可怕的戰爭開始後,我們遵循歐盟的制裁,也是基於國際人道主義法下的戰爭背景…」
這場戰爭早不只存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掠奪,更已牽連兩個重要危機,一是俄羅斯以近乎綁架方式「重新安置」烏克蘭部分地區兒童,將原本烏克蘭的小孩,以安全之名強制轉移到俄羅斯佔領區內,且唯有俄羅斯家庭能「收養」,然後再為他們冠上新的俄國公民身份,形同種族清洗。其二,俄羅斯威脅撕毀《黑海穀物倡議》,揚言阻礙烏克蘭糧食出口,如此將對全球糧食安全造成災難性後果。
因而再怎麼「中立」,就算不以武力介入戰爭,瑞士身為聯合國一員(還當選安理會成員和出任安理會輪值主席),能夠對俄羅斯造成的人道失序視而不見?可以這麼說,這場侵略戰雖然沒有直接攻擊瑞士,讓瑞士被迫從中立國變成交戰國,但瑞士的「中立形式」已做出罕見的調整。3日國會通過友臺決議,則是針對中國釋出的另一訊息。
過去確實有人以瑞士為鏡,認為臺灣可以走向瑞士永久中立國之路,這當然是很崇高的境界追求。但現實上,烏俄戰爭屢屢創造出人道、人權第二戰場,除非全然置身事外,否則一個中立國也必然會出現位移。
再者,回到瑞士本身,它的「中立」始終不只出於本身自願即可,而是環境條件下的特殊產物。瑞士是自19世紀初,經歐洲各國發表《維也納會議宣言》後確立了永久中立國身份,綜合國力不足的瑞士,或可因此在周邊大國激烈的鬥爭下存活,但能「中立」多久,「中立」到什麼程度,關鍵卻取決周邊大國日後的發展演變。
《如何從敵人變成朋友》(How Enemies Become Friends)一書對「建立國與國持久穩定的和平」有很深入的分析。書中提到:「國與國之間要從敵人變成朋友有三個條件,1.國家間具備制度化的約束、2.國與國的社會秩序相容、3.國與國具備文化共性,三者具足,穩定的和平才會出現。其中兼容的社會秩序和文化共性更是必要條件…」後二者,在西方國家可稱作民主自由,世界上最穩定和平的北歐國家又更上一層,也就是人生在世,大家基本價值觀幾乎一致(人口夠少也是優勢),屬於國與國之間的高情境社會。
進一步說,現代文明國家所追求的,不只是沒有衝突而已,而是誰都期望一種更深刻、更持久的和平狀態,這才是瑞士將自己設定為「中立國」的根本原因。但以中立國之姿避免戰爭的模式要行得通,並不是因為臣服鄰近國家的威懾(如臺灣部分學者的反戰論)、假中立(如臺灣部分政客的中美等距論)或冷漠(失敗主義),而是必須源於《如何從敵人變成朋友》中所說的「國與國之間兼容的社會秩序和文化共性」。
同樣的道理,臺灣能不能成為如瑞士一般的「中立國」,並以此獲得穩定的和平,關鍵也在「中國是什麼」。
無疆界記者組織近期發布了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瑞士和其鄰近周邊國家,全都集中在「良好」區域,言論自由就是所謂兼容的社會秩序重要表徵之一(歐洲文化共性是基本的)。臺灣雖然也排在第35名的良好區,但身為臺灣安全最大威脅的中國,卻排在第179(倒數第二,僅優於北韓),顯示兩地社會秩序內涵差異確實很大,這或許導致了臺灣一方在談論如何和中國和平共處時,竟是直接掉進「委屈的和平」框架,而非深究「穩定的和平」該從何而來。至於「委屈的和平」,就真的不是瑞士,臺灣如果可以是瑞士,那表示中國已然變天了。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