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象徵富貴、吉祥,成語「國色天香」和牡丹花相關。圖為清‧惲壽平〈牡丹圖〉。(圖片來源:臺灣故宮博物院)
牡丹花色澤豔麗、雍容大氣,且又芬芳馥鬱,在中國一直是非常受重視的花王。它象徵富貴、吉祥,又有不畏權貴的傳說,表現了傳統文化中人們對美好的崇尚與追求。
牡丹花常見於和中國文化有關之工藝品中,如唐朝和清朝的女子頭飾、工筆畫、漢服紋樣等。此外,還有一句成語「國色天香」和牡丹花相關。
風骨卓然的牡丹花
在宋朝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卷十中記載:「一說武后冬月遊後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於洛陽。」也就是說,牡丹違抗武則天的旨令,被逐出長安,貶至洛陽。
誰知,這些牡丹到了洛陽,隨便埋入土中,就馬上長出綠葉,開出嬌豔無比的花朵。後來洛陽就有了「牡丹花城」的稱號。
詩人筆下的牡丹花
暮春穀雨,牡丹盛放,奼紫嫣紅,雍容華貴,吸引許多文人墨客爭相吟詠。
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寫出了牡丹冠豔群芳的風姿和唐人喜愛牡丹的盛景。
李白詠牡丹花的〈清平調〉三首,也是赫赫有名:「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美人與名花相互襯托,相得益彰,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據唐朝李濬《松窗雜錄》上記載,唐冀州人程修己,跟隨名師周昉習畫數十年,學得作畫的巧妙秘訣。程修己特別擅長山水、竹石、花鳥、人物等畫,因為畫藝精湛,被召入宮中,並受到唐文宗的恩寵。
據傳,唐文宗愛好詩歌,在大和年間一次賞牡丹時,文宗問程修己說:「如今京城中流傳的詠牡丹詩,誰的最傑出?」程修己回答道:「我曾聽說公卿間大多吟詠欣賞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這兩句最好。」文宗聽後十分讚賞。
李正封的這兩句詩的表達手法細膩而傳神,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氣猶如天上傳來,用「國色」比喻牡丹嬌豔的花容就像喝醉酒後飛紅的雙頰,不僅將牡丹濃郁的香氣和嬌豔的姿容描繪得十分傳神,也造就出一則美麗動人的成語——「國色天香」。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