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至今,是否有新的「遮羞布」可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30年前,時任中共黨魁的江澤民修改《憲法》,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國家的經濟體系。中共利用創造出的詞語當作「遮羞布」,並開啟了各級官僚「悶聲發大財」的一場「盛宴」。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特別是經過三年「清零」防疫政策重擊之後,中共是否有新的「遮羞布」可用?
剖析中共的話語系統可以發現,如果不能對黨文化有清晰的認識,就不能清醒的看穿中共的意圖,就會落入其精心布置的陷阱。
美國的人工智能為甚麼比中國的人工智能厲害?因為美國注重智能,中共注重人工;中美勞動法為甚麼不同?因為中共注重勞動(勞力),美國注重法律。也就是說,同樣的事物被中共包裝並利用後,就變了樣、走了味兒。
拿民主來說,中共提出「人民民主專政」,這本身就是有矛盾的一個理論。隨著社會發展,「專政」一詞似乎過於露骨,中共又拋出「全過程人民民主」來愚弄百姓,這更令人不解其意。中國漢字人們都認識,被中共摻揉在一起就難以理解,這就是黨文化。
趙紫陽曾揭開「遮羞布」
根據中國共產黨的老大哥——蘇聯共產黨的教科書提出的「五段論」,社會發展大體上要經過五個歷史階段,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中共將「五段論」拿來再次進行包裝,認為在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社會已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在經濟模式上選擇了「計劃經濟」,當時處於統購統銷的票證時代。
後來,文化大革命出現了。按照中共官方的說法,文革共持續了十年,期間經濟停滯、幾近崩潰。中共被迫在1980年代作出妥協和讓步,並使用「改革開放」這一詞匯來迷惑國際。其利用低廉的人力成本、土地等資源吸引外資,特別是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前後持續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為甚麼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遮羞布呢?趙紫陽曾經捅破這層窗戶紙。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