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正在斥巨資招攬外資,最高獎勵人民幣一億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復甦步履蹣跚,促進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正在熄火,官方坦承外貿出口形勢嚴峻,各地方政府正在斥巨資招攬外資,最高獎勵人民幣一億元。
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作為中國經濟「發動機」,60%-70%的工業產值和出口額都是外資企業實現的,而且這些地區60%的民營企業都是給這些外資企業做配套生產,靠外資企業產業鏈生存,或者靠外資企業的採購來做自營出口。此前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外資企業不斷撤離中國,不但外資企業直接貢獻的出口額和就業急速下滑,在這個產業鏈上的民營企業同樣要倒閉。在經過三年「清零」防疫政策重擊之後,逐漸熄火。
據中國官媒《證券時報》報導,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於4月15日到5月5日在廣州線下舉辦,廣交會線上展同時進行。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廣交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交會展位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橋樑。
作為中國外貿進出口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是疫情三年後首次全面恢復線下舉辦。
但王受文承認,從已回收的廣交會1.5萬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訂單下降、需求不足是遇到的主要困難,今年的外貿形勢嚴峻複雜。「前兩個月,大家也看到海關總署公布的中國外貿數字,也是呈下降的趨勢」。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對香港網媒端傳媒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已經放開四個月,但中國經濟復甦低於預期。最重要原因是過去幾年中國的經濟體制、行政管制和社會治理髮生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導致民營企業和普通家庭對未來的前景一下變得非常不確定,市場主體對經濟沒有信心。
同時,陳志武也提到,目前中國外貿出口困難,訂單縮水,原來靠全球化外貿驅動的南方經濟接下來十多年、二十年將退居二線。房地產業越來越困難,井噴式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地方政府沒有很多收入,以城投債為標誌的地方債務額度也繼續攀升。
陳志武表示,未來中國經濟不會像過去那樣通過京東、阿里巴巴等企業圍繞人民的生活發展起來。這也意味著,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不會因為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而變好。可以用前蘇聯的經濟結構來理解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的經濟結構。
目前,中國各地方政府正在努力招攬外資。
上海市政府4月6日推出新一輪24條招商引資政策,其中提到引進重大招商項目,最高獎勵人民幣一億元;外資租賃或購買房產項目,最高獎勵一千萬元。此前,廣東省東莞市也公布最高獎勵投資者一億元的措施。福建省南安市也實施招商項目引薦獎勵措施。
日前,中國總理李強也對外資作出承諾。李強3月3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承諾,政府將在擴大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推出新舉措。
李強3月30日還在博鰲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李強表示,希望各位企業家在提振信心、改善預期上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投資中國就是選擇了更好的未來。」
不過,招攬外資措施的效果有待觀察。
據自由亞洲電臺4月7日報導,在上海一外資企業人力資源部工作的周瑞說,三年疫情封控措施已造成大批外資企業將總部搬離上海。她說,在疫情前,常見外國人在馬路邊喝咖啡,而今不少咖啡店門上上帖著歇業通知。
豪宅湯臣一品位於上海陸家嘴,住戶李先生透露,以前該社區有許多外國租戶,現在連個人影都見不到:「以前這裡進進出出好多外國人,什麼面孔都有,現在沒了,外國人都走光了。大部分是去年封城時候走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