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認為木盒比珍珠還珍貴?(圖)


「買贖還珠」的故事點出了圖勞無益的癥結所終。(圖片來源:Pixabay)

在「買贖還珠」的故事中,透過楚國人、鄭國人兩人的互動,生動詮釋出人世間這一層面名利交換的本質,點出了圖勞無益的癥結所終。

「買贖還珠」講述了一個楚國人為如願將稀有難得的珍珠換個好價錢,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並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眼前辛苦打造的一切早已添滿了楚人的全部心思。最後,他才想起將珍珠放進盒子裡,心滿意足的拿到市場上去賣。

剛到市場不久,並未打開的盒子吸引了很多人圍觀讚賞。其中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可奇怪的是鄭人沒走多遠又急忙折了回來,將盒子裡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裡了,我是特意回來還珠子的。」

接著,鄭人居然就真的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下頭,開始欣賞起木盒子來,並一邊漸漸走遠了。

楚國人與鄭國人的行徑,告訴了我們甚麼道理呢?

楚人傾盡全部心念包裝珍珠,想藉此提高價值,更多緣於不清楚珍珠真正的珍貴之處。他逐層用後天概念為橫量標準,包裹裝飾,奔波勞苦的過程中,越加淡忘了珍珠的存在意義。

鄭人則是用大眾的目光取捨,只認盒子不識珍珠。然而他的良知本性仍起著與珍珠同樣稀有清明的珍貴意義,故能不取非分之財,還珠而往。其實人的本性都如明珠般純美珍貴,只因在塵世濁流中被混淆了善惡是非標準,迷而不識,埋藏的太久才漸漸遺忘了真正的自己。

簡單說來,人們之所以被名利情附累牽腸,主要是因為忽略了生命「返本歸真」的真實存在意義啊!

本文留言

作者源馨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