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蔡英文過境美國開低走高 北京怒火難抑(圖)

作者:安德烈  2023-04-06 15: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談並與跨黨派議員進行雙邊領袖會議。
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談並與跨黨派議員進行雙邊領袖會議。(圖片來源:總統府)

【看中國2023年4月6日訊】(法廣RFI)臺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加州會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全國人大相關機構,國防部發言人,中共台辦發言人各自深夜發表聲明,譴責蔡英文與麥卡錫「高調會見」,怒指前者「‘過境’竄美」。

臺灣總統蔡英文這次去南美洲訪問,前後兩次過境美國。正值中美關係緊張之際,行事謹慎。紐約時報分析蔡英文的「從政之道」,在中美之間「走鋼索」。華爾街日報也評論,蔡英文美國之行刻意保持低調。

北京可能也會放眼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如果過度反應會激怒了臺灣選民,反使得選民大幅支持蔡英文所在的民進黨。另外,歐洲的領袖紛至沓來,急於振興經濟的北京,總不能把人家一個個嚇跑了。

蔡英文這次兩次過境,第一次,過境紐約,華爾街日報報導說,3月30日,哈德遜研究所為她舉辦的主題晚宴的邀請函最初沒有提到她的名字或活動地點,只提及「一位非常特別的來賓」。蔡英文被授予全球領導力獎,但這家著名的保守派智庫沒有公開宣布這一活動。

但是大家都知道戲在後頭,蔡英文訪問完瓜地馬拉等國後再次過境美國,要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里根圖書館會面。

共和黨人麥卡錫曾經打算去臺灣訪問,像他的民主黨前任佩洛西那樣。佩洛西那次訪問,真正氣壞了北京,連續數日舉行鎖島演習。不過,臺灣也就在中國大陸艦機的不斷擾臺中越來越聲名隆隆了,建交國的確越來越少了,國際影響力卻是越來越大,真是奇了。

麥卡錫與蔡英文,最後把會面改在美國加州,美媒分析這也是有保持低調的意思,符合雙方的意願,無需刺激北京。

不過,這可是臺灣總統首次在美國本土與美國三號政治人物會面,在臺灣眼中,這是一個很大的勝利。

北京漸漸失去冷靜,加速放風,勸阻麥卡錫去加州,中國國防部發言人還發出了威脅的聲音。

4月5日,麥卡錫議長不顧北京威脅,率領跨黨團議員,在加州與蔡英文會面,會談,然後在里根圖書館前的廣場上,在已故總統里根當年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前,發表公開談話。

這是美國西部的中午,中國的凌晨。麥卡錫對蔡英文說:「美國與臺灣人民間的友情更加牢固」。蔡英文回謝美方堅定支持:「臺灣並不孤單。」蔡英文還引用孔子的話說:「德不孤,必有鄰」。

蔡英文引用里根名言說,自由必須仰賴每個時代奮力捍衛;麥卡錫強調臺美友誼對自由世界至關重要,也是維持和平、區域穩定的關鍵。

麥卡錫總結雙方會談三大重點,「首先我們必須加強對臺軍售,確保武器按時送達臺灣。其次要加強經濟合作,特別是貿易與科技。第三必須在世界舞台上推廣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北京終於耐不住怒火,當地時間6日凌晨,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分別「就蔡英文‘過境’竄美發表談話」或者發表「聲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談話指責「美國政府第三號人物、國會眾議長麥卡錫同蔡高調會見,美方官員、國會議員同其接觸,為蔡發表‘台獨’分裂言論提供講臺。其實質是美臺相互勾連,以‘過境’為幌子縱容‘台獨’分裂分子在美從事政治活動、開展美臺官方往來、提升美臺實質關係…」,再次宣稱「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

國防部發言人聲明被官媒以「國防部強硬表態」刊出,內容其實大同小異,有一句「中國人民解放軍堅守職責使命,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怒火是蠻大的,路透社引述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分析,「蔡麥會」勢必讓北京反應強烈,但可能不會重演去年8月佩洛西訪臺後又鎖島又發射導彈的一幕。

有分析認為,北京正在接待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正在塑造「和平形象」,反應太激烈時機不當。而且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尚未結束對中國大陸訪問,蔡英文過境美國與馬英九祭祖時間幾乎重疊,返臺時間同日,北京也可能不想讓馬英九難堪。

究竟會如何?用一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喜歡說的話,拭目以待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