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弓夷:中俄聯盟加速雙雙亡國 俄1年内抽乾中國(視頻)

【看中國2023年3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梁路思、李淨瑤採訪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1日晚間在莫斯科向俄羅斯總統普亭道別時說,「(當今全球局勢)這是百年變局之一部分,我們共同來推動」。針對此歷史性會議,《看中國》訪問了香港著名電子工業實業家、時事評論員及國際反共說客袁弓夷。他預測,中俄聯盟將加速推動中俄亡國,俄羅斯1年内抽乾中國,導致中國經濟無法支撐,最終中共亡國;而俄羅斯聯邦亦面臨瓦解。

中國包完整個俄羅斯經濟

袁弓夷指出,其實不僅在軍事上,中國亦在經濟上大力支持俄羅斯。「數百家外資已經撤出俄國但仍留下設備,中國已答應接手以協助俄國搞好經濟。那些外資公司是俄國的經濟關鍵,中國可以幫到俄國,其它還包括開採石油、道路和建築等。整個俄羅斯的經濟,包括工業和消費產品等都被中國包完。」他表示,俄羅斯是個資源大國,但爲何還如此貧窮?其實,開採礦物需要大筆投資和技術,中國將於這方面協助俄羅斯。因此,中國可謂基本上接管了整個俄羅斯的經濟。軍事上,中國會提供芯片給俄羅斯,但因爲美國的制裁,能維持多久則不得而知。

衆所周知,由於外資撤走,中國的經濟早已經在下跌,包括地產、基建及出口的活動能力已經減半。「我們要看的是,到底俄羅斯是可以加强他(中國)的國力,還是削減他(中國)的國力?打仗不是開玩笑,打仗用錢如倒水,不僅俄羅斯,烏克蘭亦如此。尤其俄羅斯,他們用的炮彈不精準,所以數量上須用多幾倍,導致他在經濟上消耗很大,而中國卻承諾要幫他。」

袁弓夷表示,原本他預計中國經濟將在3年内崩潰,但如今因爲協助正在打仗的俄羅斯,他預測中國一年後將筋疲力竭,因爲中國也在向其他國家輸血,例如一帶一路和朝鮮。「朝鮮的導彈資金來自中國;伊朗被美國制裁,誰支持伊朗?還不是中國!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非洲、巴西、芬蘭和法國等都希望中國投資他們,中國哪來那麽多錢,自己都自身難保了。以前可能可以,因爲中國和香港有很多外資,但如今中國面臨制裁、外資撤出,所有財路全部斷了。」

俄羅斯1年内抽乾中國

袁弓夷分析指,中俄的問題不簡單,其實一直以來,中國都在輸血給俄羅斯打仗。「一年内,俄羅斯就會抽乾中國。我們沒看過哪些東西是Made in Russia的,俄羅斯都是賣了石油,再從他國買進產品。俄羅斯絕對是中國的包袱。」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想方設法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袁弓夷表示,俄羅斯爲了振作其經濟,爲中國量身定做了專屬油氣管線,但至今所運輸的天然氣只達到預定目標的20%。「中國預付約400億美元給俄羅斯,至今所得到的天然氣還未能抵還完。如今再有「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線,管綫由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Yamal Peninsula)經蒙古國到中國西部,建設經費約百億美元。」

據雅虎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根據一項為期30年、總額高達4000億美元的協議,從2019年底透過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管線向中國供應天然氣。這條管線長達約3000公里。2019年底「西伯利亞力量1號」部分開通。不過,美國財經媒體CNBC於2022年7月引述了中國的海關數據,俄羅斯在與中國合作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已砸下550億美元,但自2019年12月以來,該管線輸到中國天然氣銷售額僅38.1億美元。

今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後,俄國、中國與蒙古已就計畫中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線達成所有協議,俄羅斯準備增加對中國輸出天然氣。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線每年將從俄羅斯經由蒙古輸送5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至中國。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發表聲明說:「俄羅斯在3月20日透過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管線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要求,大大超過現有的每日合約義務。」

袁弓夷說:「俄羅斯正用著中國的錢,包括戰爭及投資建設等,數目實在太大了。看看中國如今的經濟,就知道這一切最終將拖累中國,而為之買單的將是中國老百姓。」他還批評習近平不懂經濟,「一直亂印錢、亂花錢,單單去年便印了28萬億人民幣。香港的錢也被抽乾了。」

中俄聯盟加速中俄亡國

袁弓夷還表示,中國以爲自己是世界最强,要做世界霸主。但他不知,做世界霸主須付出很大代價(錢)。他說:「中國過去的二、三十年一直在使用著海外中國人匯入中國的錢和債券等賺到的外滙,才致使他撈得風生水起,其實他就是在用著人民幣的外滙。一半外匯給貪官、一半則用來買材料,但如今外滙來源已所剩不多。」

他預測中俄全面合作與結盟將加速兩國亡國,因此雙方合作僅可以維持至明年年底。他說:「亡國的意思是由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亡,但中國不會亡;俄羅斯聯邦會亡國,但組成俄羅斯聯邦的許多國家不會亡。亡的是獨裁政府或執政的國號會亡。以前我預測中共亡國在三年後,届時我可以返回香港,但如今我預測一年後我便可返回香港了。」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