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話道盡中華禮儀之精華 中國人不可不知(組圖)
《禮記》中的傳世金句,中華禮儀盡在於此。(圖片來源:看中國製圖)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禮記》是中國古代士人必讀之書,由漢朝戴聖所輯,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內容包羅萬象,文字生動流暢,字裡行間無不體現中華禮儀之美。古人舉止言行上體現出的禮儀之美,以及待人處事上的為人之智,都是我們現代中國人需要學習的。
1.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節貴在有來有往。只有往而無來或其有來而無往,都是不合禮數的。
無論是國與國之間,還是團體與團體之間,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禮節上很重視有來有往。如果受到恩惠卻不報答,就不合乎禮;如果受人報答卻沒有給人恩惠,也於禮不合。人與人的關係,因為禮的作用而能保持和諧,如果沒有禮,就會發生危機。所以禮是一定要學習的。
2.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君子言行舉止應慎重,容顏要端莊,不要說錯話或說不該說的話,也不要做不該做的事,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議。
3.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那些能博聞強識而且能禮讓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稱之為君子。
4.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君子愛人依照道德的標準,小人愛人則對人姑息縱容,沒有原則。
5.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君子身處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處於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巴結奉迎處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為,但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苛求別人,那麼就不會產生怨恨。
6.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系指上古時代所遵循之道,「天下為公」系指天下是大家的,不是那個人、那個黨、那個派所獨有的。
7.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對有德才的人要親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愛慕他。對於自己所愛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點,對於自己所憎惡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處。
8.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要時刻注意謹慎言行,不能懈怠。
9.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有仁德的人用財富來發展、成就自身,沒有仁德的人則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斂財富。
10.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只有認識到了自己的學問不夠,然後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認識到了自己對某些知識困惑不解,然後才能奮發自強。
學習是無止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1. 禮之於人,猶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禮儀對於人來說,就像釀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禮儀,小人輕視禮儀。
12.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事前計畫先有定奪,就不會發生錯誤後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就不會行不通了。
13. 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處於一定的職位,而沒有在那個職位上所應該提供的意見,君子為其感到羞恥;有那樣的言論,卻沒有那樣的行為,君子為其感到羞恥。
14.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食慾和性慾,是人最基本的慾望;死亡和貧苦,是人最厭惡的事情。
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為了保持清白的節操,可以不顧「飲食男女」,不避「死亡貧苦」,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正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傳統美德。
15.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驕傲不可滋長,慾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高興不可過火。
16.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求取君子之道的辦法,好比走遠路那樣,必須從近處開始;好比登高山那樣,必須從低處開始。
17.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志才能真誠;意志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以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治理好國家以後,才能使天下太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8.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道德是根本,財富只是枝節。
19.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財富能裝飾房屋,道德能修養品性。胸襟寬廣,體態自然安詳,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20.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學識短淺,見聞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