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詩人——蕭邦(圖)


蕭邦,著名的波蘭音樂家,有「鋼琴詩人」的美稱。(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蕭邦(Chopin,1810~1849),著名的波蘭音樂家,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他的鋼琴作品平易近人,浪漫中帶點憂鬱,同時又具有詩意,充滿華麗的色彩和強烈的情感,因而獲得了「鋼琴詩人」的稱號。

音樂天才

從小就展現過人的音樂天分的蕭邦,7歲時就已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音樂神童了,寫過幾篇〈波蘭舞曲〉,8歲時,他在Radziwi家庭宮殿的慈善晚宴上表演,技驚四座,從此躋身波蘭上流社會貴族沙龍。

據傳,有一年秋天,一輛從德國柏林趕回波蘭首都華沙的驛馬車,途中因為馬車壞掉,需要修理,車上的旅客只好被迫待在一間破舊的小酒館內休息。旅客之中有人詢問:「現場有哪位會彈琴的,放鬆一下大家的心情嘛!」

此時,只見一位臉色蒼白、身形削瘦的少年緩緩地走向鋼琴,並彈了起來,霎那間,現場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談話,全都被這優美的琴聲給迷住了。彈奏的曲子一首接著一首,大家都忘了時間,這是蕭邦18歲時所發生的一則小故事。

愛國鋼琴家

20歲時,蕭邦的家人和老師都鼓勵他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去深造。離別前,一位老師交給他一個盛滿泥土的銀盃,勉勵他不要忘記波蘭,要他成為大音樂家,為祖國爭光。蕭邦將這座銀盃緊緊抱在胸前,出發前往維也納。

當時,波蘭被俄羅斯侵佔,家鄉的民眾紛紛起來反抗。擔心祖國安危的蕭邦選擇用音樂來救國——他常幫助從波蘭逃到國外的同胞,並舉辦音樂會為他們募款。

他創作c小調鋼琴練習曲「革命」,來表達他的不滿和控訴,並做出很多波蘭風格的馬祖卡舞曲、波蘭舞曲,讓世人知道波蘭的遭遇。即使在病重時刻,他仍念念不忘祖國。蕭邦過世之後,朋友遵照他的遺囑,將銀盃裡的泥土撒到他的棺木上,並把他的心臟帶回波蘭,安置在波蘭首都華沙聖十字教堂內。

樂曲深入民心

蕭邦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聽到他的作品,例如許多日劇、韓劇和無數的電影配樂,都曾響起他那華麗且富有創意的音符。

1963年遇刺的美國總統甘迺迪,或是其他名人,都在蕭邦〈送葬進行曲〉的陪伴下,走完他們人生的最後一里路。

直至至今,蕭邦仍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所創作的優美旋律依然時常迴盪在許多人的腦海裡。

本文留言

作者美慧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