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開放之後經濟沒有轉暖?(圖)


大陸經濟蕭條,商場人煙稀少(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2月12日訊】雖然大陸疫情「開放」了,好像到處都恢復了正常。但是在牆內網路瞭解的情況是企業破產潮和裁員潮並沒有得到遏制,雖說街上有了點人氣,有的門頭生意也開始變好,但是這只是表象,實體經濟仍然寒意陣陣,我有個已經找到新單位的前同事過了年一上班就被裁員。封控時期因為失業吃不上飯的人都期盼開放之後經濟會變好,開放之後12月份是疫情高峰,確實會讓人沒法工作,但是現在不是了,而且已經過完年,以往這個時候正是求職和招聘的高峰期,而現在我這裡的招聘市場求職人員和招聘單位均少。

為什麼會是這種情況?

維羅納的歌

打個比方,有個病人日漸虛弱,某天突然挨了一通揍,停手以後會康復嗎?

lbow

去看一下國外的疫情開放是怎麼開的,你就知道中國那個不叫開放,叫作失控爆炸。

Leviathan_die

怎麼可能會好,中國這幾年被徹底搞成國際上的孤島,老百姓交的錢不是被大撒幣出去了,就是藉著清零防疫的名頭進了權貴利益集團的錢包。再能長的韭菜也架不住這種彈盡糧絕,刮骨吸髓的收割法。

周瀚坤

驅動經濟的是投資、出口、消費。

1、出口。現在產業轉移是大趨勢。國際客戶認為國內政策變動太隨意,交貨沒保證。再說國內主要做加工,兩頭在外,原材料、技術都被卡著,沒臉面也沒膽量再接活了。

2、消費。經濟增長傳導到消費是滯後的,也就是經濟不復甦,消費就不起來。超前消費,透支消費是要有底氣的,不是說年輕人趕時髦。再說年輕人不是被套路貸怕了麼,國家現在連借記卡都不給年輕人開,開銀行卡要社保工作證明什麼的,更別說信用卡。

3、投資。這是最關鍵的。拋開國企、政府印錢投資再抵押貸款的自嗨循環,正經的民營企業是不敢投資的。因為投資是現在種,未來收,最重要的是信心。打擊信心的從來不是什麼疫情,而是中共,是政策。昨天掃黑除惡,反腐打虎可以把企業家拖進小黑屋打到脫臼送命;今天可以把防疫搞成群眾運動,封店關人罰款;明天可以反詐斷卡行動,把企業家血汗錢封在賬戶裡取不出。這種瞎折騰的時代不過去,企業信心不可能回來。

都市火槍手

若去稍微高檔一些的商場看看,會發現過道裡來來往往人多,可大部分商店根本沒人進去逛。所有人只是在逛。只有那些比較低消費的店,像美妝,快時尚品牌(300以下),或者歇腳的地方,比如餐飲(尤其是咖啡)這些,才多人消費。

至少可以說,經濟增長已經停滯了,收入預期不樂觀,房價高企,大部分人群在降低購物花銷。對比十幾二十年前那批在剛剛城裡安居樂業的父母輩,這購物慾確實非常寡淡。大城市的父母輩可以隨便消費千元級別的衣服,隨便去一線品牌門店挑自己喜歡的鞋子和絲巾。年輕人則是徹底節儉,連去餐館吃飯的次數都要克制。況且現在百元的餐館根本就是垃圾。

復甦是建立在大家有錢,收入提高的基礎之上的,我不否認有些小資發了國難財,或者拋了某套高價值的房產,中產乘了某只股票的東風賺了桶金,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是被疫情損害了財政,甚至事業。連地方政府都難去補救自己防疫產生的虧空。如此狀況不會有很強烈的恢復,更不會產生報復消費,報復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沒有人會透支自己去超額消費。

還在繼續做夢

1、目前房地產市場巨大的氣泡沫以及居民財富固定資產的高依賴度嚴重影響經濟發展;

2、全球主流發達國家已經不再認可中國,與主流發達國家的關係惡化:

3、人口老齡化,依託人口紅利的發展動力消失。

4、產業鏈轉移,外資大規模流出,並且未來可能不再會有大量資本進入中國。

5、龐大的企業和地方債務需要償還,目前境外房企的債券連評級都沒了,再融資可以說十分困難;

6、年輕人失業目前高達20%,但是未來沒有足夠的發展紅利和機會再給他們了。

7、高淨值財富群體在大規模流出,普遍對中國不再看好。

等等。。。

TISU

之前中國亂成一團時,我們這些海外與中國有採購往來的企業一時感到困難

已經配合好的廠商其實不想換,但是中國真的亂太久了,供貨不穩只能換

各地方供應商立刻搶市場,現在原本跟中國採購的品項已經都被取代了

一樣的,這三年已經配合好了不想換,即使現在中國廠商要單也沒辦法

而且我們也對中國的產品穩定產生極大不信任

機臺停了一段時間再走走停停,操作人員不穩定,保養操作品管很容易出問題

雖然中國的廠商急於搶回訂單,以前搶快搶市場的氣勢都沒了,整個動作都變慢了

一問三不知,提供個東西拖拖拉拉,感覺像是資深員工都死光了一樣

zsy

看那些預測開放之後短期內會有經濟復甦的頻道,都是浪費時間。

倒閉了上百萬家個體戶和企業,不是疫情解除了,就能回血和重操舊業的。

一根小蔥蔥

都破產了,哪裡來的錢消費?不像那些專家,都有好幾十萬的存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