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終獎與無奈的打工人(圖)

【看中國2023年1月16日訊】臨近歲末,年終獎成了國內網際網路人牽掛的問題。

多年以來,網際網路行業幾乎人人都有年終獎,多則數十個月、少則兩三個月的月薪。幾萬到幾十萬的年終獎,是打工人最大的盼頭。這也讓網際網路人逐漸默認為,年終獎年年都會有,可以算作是自己年薪的一部分。而在老闆心目中,年終獎是激勵機制和管理手段,發了是給員工福利,公司不寬裕時,不發也是本分。

可是最近兩年來,取消年終獎、績效不合格沒有年終獎、年底裁員不給年終獎等情況,不時在中國大陸上演。

在社交平台上,每天都有網友爆料,哪個公司今年要取消年終獎,輪到自己頭上的人憤憤不平,還沒發年終獎的人瑟瑟發抖,不少網友甚至在留言區許願「接年終獎」。


臨近歲末,年終獎成了國內網際網路人揮之不去的永恆話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即便是有人在入職時得到了16薪的承諾並寫在了合同裡,很多人也沒注意到,這個承諾背後還附加著「依據公司發展和員工績效確定」的條件。雖然約定了的年終獎具有法律效力,但一句「最終解釋權歸公司所有」就打破了大多數人的幻想。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增長逐漸到頂,比起年終獎,打工人更應該盯緊的是自己的工資,如果工資不足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可以及時選擇離開。如果有年終獎,要當作意外驚喜,而不是年薪中理所應當的一部分。如果不想因為雙方各執一詞而鬧上法庭,簽下一份勞動合同時,一定要做出更明確的績效和年終獎情況約定。

「沒有年終獎,等於大幅度降薪」

沒有年終獎,通常有幾種情況:一是公司整體或者個別業務線取消年終獎;另一種是個人績效不合格;還有一種是年底被裁員,公司給N+1賠償但是不給年終獎。

李青(化名)在北京一家小型網際網路公司任職,2021年有2個月的年終獎。2022年12月底公司年會的時候,老闆做完年度報告直接說:「受疫情影響,2022年公司財務狀況比較緊張,工資照發,但年終獎就沒有了。」

「我明顯看到,同事們臉上的期待瞬間消失了,雖然沒說什麼,我自己也有期待落空的感覺。」在李青看來,年終獎很能激勵員工,讓大家工作動力更足,也能讓員工每年年底都有更多積蓄,寬裕一點過年。

她的想法是,一年到頭挺辛苦的,年終獎多少發點也行,現在說沒就沒了,確實有點不開心,企業是不容易,可打工人也一樣不容易。不過,考慮到公司確實業務受影響了,老闆和直屬領導、同事們人都不錯,李青沒有因為取消年終獎產生太大怨言,只期待公司業務變好以後,下一年能多發點工資和年終獎。

某網際網路上市公司中層江水也因為年終獎的事,跟公司鬧上了法庭。

「我的年收入在入職的時候跟公司談的是總包約100萬元,16薪,12個月工資之外的部分以年終獎形式發放,當時說的是年終獎4-6個月工資,按照績效波動,我此前默認至少是有4個月的年終獎,前幾年也確實收到了這個數額。」江水說,公司當年的年終獎在下一年的三四月發放。2022年初,評績效定年終獎係數的時候,他被HR告知,因為績效不合格,他沒有年終獎。

聽到這個消息江水當時差點「爆炸」了,畢竟,按照4個月工資來算,他的年終獎近30萬元。「年終獎減少了這麼多,對我來說這直接等於大幅度降薪啊。」事後,他查看當初的入職合同,雖然寫了16薪,但是也限定了要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和個人績效浮動,並特意強調了「年終獎的最終解釋權歸公司所有」,而江水當初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項,只是默認自己有16薪。

他開始跟公司理論績效的問題,隨後HR開始查他的考勤、報銷,試圖通過其他辦法逼迫江水接受沒有年終獎的事情。後來江水走上了仲裁之路,因為時間和人力成本太高,最終他跟公司各讓一步,他拿到了十幾萬年終獎,挽回了部分損失。鬧成這樣,雙方無法繼續合作,最後江水也離開了公司。

在網際網路行業待了十多年,江水第一次沒拿到年終獎是在2011年剛工作時,當時因為入職時間太短,績效為最低等級,沒有年終獎,另一次就是2022年。這中間的十多年裡,他換了幾家不同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能拿到4個月月薪左右的年終獎,最多的時候拿到過十幾個月的月薪。

因為裁員拿不到年終獎的打工人,在疫情肆虐的這幾年更加普遍。上海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小月在2022年12月被裁員了,公司給了N+1補償。2022年公司整體有年終獎,且馬上就要發放了,小月因為被裁,沒有拿到。在她看來,公司這樣的做法雖然不違法,但真的很不厚道。

有網友分享,「還有一、兩週就要放假過年了,聽同事說年前會宣布裁員,裁員名單已經出來了,裡面有我,讓我有個心理準備。這個時候裁員,公司就是為了少花錢,可以理解為用我的年終獎來裁我。」

為了節省成本,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正在以各種名目和形式砍掉年終獎。

「撐了三年,今年年終獎大概率不發了」

辛苦工作了一年的打工人,總覺得在收到年終獎後才能稍稍感到欣慰,甚至對很多人來說,年終獎的多少很有可能影響來年的去留。但到了老闆這邊,管著企業的柴米油鹽,為一家公司的生死存亡負責,發不發年終獎,顯然有著更深的考量。

智慧社區項目覓跑創始人兼CEO畢振告訴說,創業以來,他們招聘員工時不會約定年終獎的數額,但疫情之前的常規做法基本也是向行業看齊的,年底開年會,抽獎獎品有電腦、手機、平板等,年終獎根據員工個人績效發一到兩個月的工資。

最近三年裡,他們公司業務的推進變得異常艱難,雖然中間也做了其他形式的業務探索,但公司主業還是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即使這樣,前兩年我還是給員工發了一個月工資左右的年終獎,沒有辦年會,但是發放了其他福利,比如讓員工留了父母的地址,送了足浴盆,還在疫情期間給員工採購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新年幫員工統一買返鄉車票。」

2022年算是公司業務受影響最大的一年。「目前我們還沒發年終獎,暫定計畫是不發了。往年這個時候已經發放或者已經評定好了,現在臨近過年了還沒發,我估計員工們也有心理預期了。」

目前,行業在向好的方向恢復,畢振的設想是,年後制定一個目標,拆解好分配下去,如果到年底能達到目標或超額完成,年終獎可以適當多發一點。

「我沒有給員工打預防針,跟一些中層開會的時候討論過考慮不發年終獎,大家也沒有異議。」畢振這樣做是根據公司的未來發展決定的,在他看來,疫情前公司雖然還沒盈利,但在快速發展中,就都發放年終獎了,前兩年在困難的情況下也發了。「2022年公司確實受了些影響,也還沒有盈利,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年終獎確實沒辦法去發,要接受這個現實。而且員工們對公司的情況日常就都有所感知,應該也會理解的。公司做決定,是從大局觀考慮問題,不是針對某個人。」

年終獎算是一個管理手段,但是要以企業發展為基礎。他說:「我不傾向於讓年終獎成為陽光普照的獎勵,那樣就變成了類似傳統工資的意義,員工理所當然認為是應得的,反而失去了期待或者動力,我更願意按照目標完成情況來發放年終獎。」

年終獎如何發,跟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關係很大。畢振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向員工傳遞這樣的聲音,員工的個人利益跟企業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公司好,大家都會享受到更高的回報,不管是日常薪資還是年終獎。公司如果經營困難或者遇到不可預測的影響,大家要共同承擔。「如果平時沒有去做鋪墊,傳遞這樣的文化,突然宣布少發或取消年終獎,員工們很容易有意見。」

站在老闆角度看,「創業公司的老闆是給員工打工的,這句話普通員工可能理解不了,創業者每天面臨著房租和人力成本、業績壓力,我們首先要滿足員工的需求,才能去考慮企業和個人的部分。」

不過在畢振看來,如果是招聘的時候承諾了16薪,還是應該跟對應的員工提前溝通,看他能不能理解公司,如果是正常約定好了,取消或者少發一定會影響員工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從員工和老闆看待年終獎的方式來看,這兩類人群對年終獎的理解有不小的偏差。

年終獎的發放在老闆看來是額外的福利,隨著公司發展情況浮動,升職、加薪、發年終獎都是一些管理工具或者激勵手段。而在員工看來,因為網際網路公司基本都有年終獎,員工就當成預期收入了,認為這是應得的,是年薪的一部分。

未來年終獎走向如何?

年終獎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位網際網路分析師諸葛先生認為,年終獎算是公司一年經營成果的展示,如果有年終獎,行業內人士和員工都會對公司更有信心;如果沒有,可能會覺得公司遇到了問題或沒那麼好過了。

結合多位業內人士的說法,營收和利潤都比較高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是樂於給員工發年終獎的。諸葛先生說:「對這類公司來說,發年終獎是一個順水推舟的事,公司賺到錢了,也是員工創造的,多發一點福利,財務報表上影響不大,還能提升內部向心力,樹立外部形象,一舉多得。」

還有一些公司,有賺錢的業務,也有不賺錢的業務,往年的情況是,賺錢的業務多發年終獎,不賺錢的業務也會發一些,俗稱「陽光普照」獎。如今形勢變了,以前賺錢的業務,現在可能不太賺錢了,支撐不了眾多拖油瓶業務,不賺錢的業務自然就不發年終獎了。

至於中小型創業公司,基本上是根據公司的業務進展、融資情況、盈虧程度以及團隊建設,靈活調整年終獎的。

取消年終獎不一定意味著公司沒錢了,但基本可以折射出公司對未來預期不樂觀。「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數都是這樣,不會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才不發年終獎,提前一年、兩年可能就把錢摁住不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